文档详情

人性化护理对离退休高血压患者影响.doc

发布:2017-08-14约3.3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性化护理对离退休高血压患者影响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152-03 人口老龄化使中国各方面面临严重挑战,尤其是医疗护理服务。如何解决离退休老干部的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安度晚年,已成为医疗护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血流动力学、临床特点及预后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年龄的高血压患者,因此在诊治和护理过程中应引起重视,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增强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1,2]。 人性化护理模式,即在各项护理的基础上融入人性化护理理念,包括沟通技巧及操作过程中做到尊重患者,做到说话轻、操作轻、走路轻、开关门轻等,使患者感受到自己受重视,并积极解答患者的疑问,告知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使患者从内心信赖医务人员,提高治疗依从性,缓解患者的恐惧、焦虑、抑郁等多种负性情绪[3,4]。对情绪较为激动的患者根据其综合素质及理解能力制定沟通方式,使其理解治疗的目的,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对抑郁患者给予治疗信心的树立[5,6]。请治疗成功的患者交流经验,并密切关注患者情绪状态的转换,随时制定新的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1.1 沟通技巧面带微笑,热情接待,使用尊称。耐心介绍病区环境、床位医生及责任护理人员,使老干部产生责任感和安全感,并尽力满足其各种需要。按照护理计划,反复进行健康指导,使老干部在饮食、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遵照医嘱,配合治疗。同时注意沟通技巧,尽量选择老干部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沟通切入点,讲解要慢,一次讲解的内容不能过多,确认对方是否理解和接受。针对一些老干部听力减退的特点,健康教育时应运用面部表情、手势、身体语言,注意讲话的声调,语速宜慢。 1.2 安全管理做好用药管理,解释机体对药物的反应特点,强调若用药不当最易损害其健康,鼓励并督促其自觉、坚持按时、按量服药,教会其观察自身机体的变化,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1.3 心理干预老年人的心理习惯之一是倾向回忆往事,尤其是离退休老干部经常回忆自己年轻时取得的成绩。护理人员应认真倾听,并表现出一定的共情、理解、敬重,讲解生命发展的必然过程,尊重衰老的客观规律,帮助其认识自身变化,适应新的环境,是住院生活充满情趣,消除孤独感、失落感及不必要的担心。 2.生活护理 2.1 病室环境病房应空气流通、光线柔和、温度适宜,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心理刺激。良好的环境和自身调节能积极抵御消极心理,对稳定血压有重要作用[7]。 2.2 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有氧运动,还可进行感兴趣的休闲活动,始终保持心情舒畅,易于降血压和稳定病情。根据患者的心率及运动时血压变化和患者的自觉症状调整运动量,注意劳逸结合[8]。运动强度50%时可获取最大氧摄取量,运动时可与他人交谈,运动量可以掌握在使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70%--85%(最大心率=220—年龄);运动持续时间为30min左右,维持15—60min较佳;每周运动3—5次。多做有氧运动,如步行、散步、慢跑、爬山,控制或减轻体重。 2.3 饮食指导 WHO建议一般人群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6g以下。美国学者建议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4—6g。钾摄入量与血压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高钾饮食可以控制血压,低钙饮食可增加高钠饮食对血压的影响,高蛋白饮食属于升高血压的因素,所以应食优质蛋白质,尤其是鱼类蛋白质,能降低高血压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饮酒量与血压(尤其是收缩压)呈水平线性相关,每日饮酒使乙醇量超过50g者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高。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肥胖患者应控制体重,减少热量摄入。 2.4 限制吸烟 对吸烟者实行戒严计划,吸烟可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动脉痉挛,同时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导致血压升高。长期大量吸烟,可引起小动脉持续收缩,从而形成小动脉硬化;吸烟对血脂代谢也有影响,能使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动脉粥样硬化加快。另外,吸烟使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质增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2.5 科学饮水 水的硬度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是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功能的重要调节物质,若钙、镁离子缺乏,易使血管发生痉挛,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尽量饮用硬水[9]。 2.6 预防便秘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切忌排便时用力过度,引起收缩压升高,甚至导致血管破裂[10]。医护人员及家属应鼓励患者多吃含纤维素高的食物,且多饮水,以预防便秘。大便通畅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2.7 指导患者监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