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紫杉醇、顺铂联合胸腺肽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doc

发布:2018-01-29约3.7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紫杉醇、顺铂联合胸腺肽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晏峰   作者单位:河北省沙河市人民医院外科   通讯地址:河北省沙河市迎新街39号沙河市人民医院外科 邮编: 054100   手机   Email:shsrmyyyf@126.com   [摘要] 目的:探讨紫杉醇﹑顺铂联合胸腺肽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治疗组60例,使其有可比性。治疗组患者给予紫杉醇﹑顺铂联合胸腺肽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顺铂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7.7%(40/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6.7%(28/60),治疗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消化道、血液系统毒性、肝肾功能毒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lt;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紫杉醇﹑顺铂联合胸腺肽联合应用相比较于紫杉醇﹑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更好的效果,明显降低不良反应。   [关键词] 紫杉醇﹑顺铂;胸腺肽;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一病因[1],在原发肺癌中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约占80%-85%,其中2/3的病例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即为ⅢB-Ⅳ期患者,其平均生存期仅为8-10个月,对于这一部分病人,目前首选治疗为全身化疗[2],而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肝肾毒性等是影响患者能否持续治疗的主要因素。应用胸腺肽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有增效减毒、减轻不良反应的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共120例,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46-78岁,中位年龄66岁;鳞癌58例,腺癌54例,其他类型癌8例。均有影像学可测量病灶,化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正常;按国际TNM分期,ⅢB期74例,Ⅳ期46例;所选病例入组前均未接受放化疗治疗;Kamofask评分ge;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Kamofask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紫杉醇每次135mg/m?,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 20mg/m2,1次/d,d1-5天静脉滴注;3周为1个周期。   1.2.2 治疗组 给予紫杉醇、顺铂联合胸腺肽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100mg。将胸腺肽溶于250ml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输注,连续用药5天,每21d为一个周期。   治疗期间两组病例均应用对症支持治疗,未使用其他免疫制剂;治疗前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CT检查。2个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   1.3 评价标准   所有病例均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疗效评价采用WHO实体肿瘤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有效率(RR)为(CR+PR)times;100%。不良反应评价按WHO规定的分级标准0-Ⅳ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总体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程度应用秩和检验,以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表1)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7.7%(40/6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6.7%(28/60)。两组总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7 lt;0.05);应用秩和检验对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6lt;0.05)。说明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效果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n) CR PR SD PD 有效率(CR+PR)%   治疗组 60 2 38 18 2 67.7%   对照组 60 0 28 27 5 46.7%   2.2 两组病例不良反应(表2)   2.2.1、消化道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3lt;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消化道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较对照组消化道反应程度较轻(P=0.00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