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项目学习初中物理教学探究.doc

发布:2017-06-06约3.0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项目学习初中物理教学探究   [摘要]学生都是带着已有经验进课堂的。教学起点是基于学生的经验,教学目的是改造和成长学生的经验。基于项目学习的“密度”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学生经验,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构密度概念,掌握科学方法,提升思维品质,同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关键词]项目学习;教学设计;密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5-0057-02 所谓“项目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制作某一个特定的“产品”或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任务”,从而完成相关章节知识的教学。为此,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以便学生自主选择优化学习资源,使学生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学习项目或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发展技能,养成良好习惯,陶冶情操,学会合作学习。项目学习实质上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引入到物理教学中来,把抽象的物理概念建构和物理规律探究与制作一个“产品”或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联系起来 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一般包括项目导入、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展示和项目评价五个环节。为讨论方便,在此结合“密度”的教学,从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的五个环节及注意的事项?筛龇矫娼?行分析探讨 一、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的五个环节 (一)项目导入 [导语]同学们都学过了质量,知道了物体所含物质越多,其质量越大;反之,质量就越小 [出示]教师出示两个用纸包好的体积相同的物块,请你掂量一下,哪个物块质量大? [体验]请学生体验。教师再问:假如一块是砖头,另一块是木头,你能区分吗?说出你判断的道理 [结论]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组成的物质不同,其质量也不相同 [出示]教师出示两袋质量相同的大米和沙子,请你区分一下,说出判断的道理 [结论]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由于组成的物质不同,其所占的空间(体积)不相同 [结语]我们可以通过相同体积比质量,或者通过相同质量比体积的方法来区分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 (二)项目设计 [问题]假如我们手中有两个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的物块(铜块和铁块),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来区别呢? [出示]每个小组:两个立方体物块,一个涂红漆,另一个涂白漆(或者两杯液体,一杯是纯水,一杯是浓盐水);天平与砝码;刻度尺(或者量筒)等 [讨论]小组讨论。由于学生有学习比较运动物体快慢的经验,自然会想到:可以通过比较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或者体积与质量的比值,也许能区分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 [分享]学生交流区分方法。聚焦“通过比较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区分铜块和铁块” [结语]我们一起来测量物块质量和体积 (三)项目实施 [操作]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把测得数据抄写在黑板上的表格中(表格如下) 1.用天平分别测出两物块(两杯液体)的质量m 2.用刻度尺分别测出两物块的长、宽、高,算出体积V;用量筒分别测出两杯液体的体积V 3.分别计算出物体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 [讨论]涂红漆和涂白漆的两个物块,究竟哪个是铜块,哪个是铁块?A杯液体和B杯液体,究竟哪杯液体是盐水,哪杯液体是纯水?根据测量结果和你的经验判断一下 [操作]用小刀刮去漆皮,观察物块的本色;再尝一尝液体的味道,看看你的判断或猜想是否正确? (四)项目展示 [观察]观察各组提供的测量数据,你获得哪些信息? [讨论]让学生讨论、提炼和归纳。得出“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同的” [讲解]1.质量/体积一常量,在数学上说明: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在物理上说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揭示了物质的某种性质。这种性质我们称之为”密度” [分享]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作这种物质的密度 2.计算密度的公式:密度一质量/体积;代数表达式为:ρ=m/v 3.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常用单位:克/厘米3 (五)项目评价 1.比较一下,哪一组数据采集得既快又准?与其他小组的数据比较,有没有明显的差异?出现偏差的原因是什么? 2.学会了测定物质密度的基本方法。在具体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3.物质的这种性质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举例说明 4.课堂巩固练习 二、开展基于项目学习的初中物理教学应当注意的几点 现有教材通过学生探究物体的质量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