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扬州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地理试卷.doc

发布:2017-03-20约7.49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扬州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 高 三 地 理 2012.01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10页,包含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2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试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选择题:共60分 1.位于旧金山(37°48′N,122°25′W)的华人收看对接电视直播时,当地区时是 A.3日9时28分 B.3日17时36分 C.2日9时36分 D.4日9时28分 2.该对接组合体 A.接近河外星系 B.始终在地月系 C.远离太阳系 D.脱离地月系 图2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M-N”一线沿途 A.高差最大达300米 B.海拔最低处为30米 C.丙处为谷地 D.经过两个鞍部 4.在甲、乙、丙、丁四处观察,正确的判断是 A.甲处能看到乙处 B.乙处能看到丙处 C.丁处能看到丙处 D.甲处能看到丁处 图3为大自然鬼斧神工塑造的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四种地貌景观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海浪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D.——冰川侵蚀.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图水是①大气降水 ② ③地表径流 ④A.①② B.③④C.② D.②.①大气降水 ② ③地表径流 ④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对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 B.乙——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丁——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10.从乙—丙—丁,树木景观的变化,反映地理环境 A.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B.由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 C.由山麓到山顶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变化 图6为“某地理专题研究小组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出的某地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层”,读图完成11—12题。 11.为了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最需要研究的叠加图层包括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丙 12.进行上述研究,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制造商之一,20多年前从台湾迁址至深圳,目前在郑州、武汉、秦皇岛、山西晋城等地建立了分厂,形成在全国布局生产企业的格局。据此完成13—14题。 13.每一座城市富士康工厂周边,都有几十家配套企业落户A.有产品联系 B.共用基础设施 C.增加就业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富士康全国布局的错误的是A.市场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力不断减弱 B.产业转移的趋势不断增强 C.体现了工业生产从集中走向分散D.可以充分利用各地区位优势图7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某时期流动人 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关于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变化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老城区周边区域流动人口急剧减少 B.南部区域流动人口呈减少趋势 C.最北端流动人口呈增加趋势 D.流动人口增多区域比减少区域范围大 16.推动浦东新区流动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 因素是 A.环境因素 B.交通因素 C.经济因素 D.政策因素 图某城市制造业与服务业分布图读图题。 .影响图中各曲线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B.技术水平C.地价水平D.环境优劣 .与5年相比,2009年该城市A.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弱化B.市区服务业密度增加C.制造业向城区中心集聚D.近郊制造业密度减少 A.属于劳动力指向型产业 B.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 C.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多 D.包含商业活动的各个环节 20.现阶段,下列地区发展动漫产业条件优越的有 A.长江三角洲地区 B.京津唐地区 C.川渝地区 D.东北地区 图9为“西欧某城市周围农业地带分布示意图”。第1带:温室、花卉;第2带:园艺、果品、马铃薯、烟草;第3带:奶酪制品、牛羊肉、饲料、纤维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