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篇衔接理论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探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语篇衔接理论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摘 要 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语篇衔接理论分析理论角度,对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研究,并从语篇的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进行分析,阐述语篇衔接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语篇衔接理论 语篇的宏观与微观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2.060
Abstract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glish teaching. This paper from the theory of discourse cohesion theory, conducts the research to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reading, analyze and discourse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and micro perspective, this discourse cohes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pplication.
Keywords vocational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discourse cohesion theory; macro and micro analysis of discourse
阅读理解是英语教学重点内容之一,在英语课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受结构主义的影响,历来的英语阅读教学采用的传统的“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即从每个具体的单词、语言点、句子结构分析着手,让学生逐步弄懂整个文章的含义,最后让学生做与这篇文章相关内容一些问答和练习。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让学生学到了一些单词和词组,但是把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有机联系割裂开来,对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独立的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提高作用相对较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对文章“自上而下”的阐释,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来宏观的理解捕捉文章的重要信息。而语篇分析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阅读方式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全面理解文章。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语篇分析方法能够加强学生对篇章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
1语篇衔接理论
“衔接”这一概念是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Halliday于1962年首次提出的,至此“衔接”变成了一个学术术语。Halliday和他的妻子Hasan 在他们的著作《英语中的衔接》中对语篇衔接理论做出了最权威的定义,他们指出语篇衔接是一种语义关系,是语篇不同成分之间在意义所构成的有机联系。他们还指出衔接是通过指称、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来实现的,这些因素在篇章的衔接连贯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此书中Halliday把衔接又具体分为两大类: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其中语法衔接包括指称、替代、省略和连接词,而词汇衔接手段主要是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的:词汇的重复、同义词、反义词、上下义和搭配。衔接是促成一个有意义的篇章的重要手段。“当我们考虑衔接时,我们是在研究那些使一个语篇成为意义单位的语言手段”。(Halliday, M.A.K.R.Hasan,1976)国内语言学专家胡壮麟在他的著作《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中提出语篇的衔接不仅仅是词汇和语法衔接手段的语篇微观手段的分析,还包括语境、语篇结构等宏观层面的手段。接下来笔者将从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去分析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2语篇衔接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 语篇微观层面分析
微观结构是影响语篇理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篇的微观结构主要包括词汇的衔接和语法关系两方面对整个篇章构成的有机联系,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整个篇章有机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2.1.1 词汇衔接手段
Halliday和Hasan 在1976年提出词汇的衔接的手段又可分为词汇复现关系和词汇同现关系
(1)词汇的复现关系:即同源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上下义等在一个篇章中的重复出现,通过这类词汇的复现关系该篇章达到相互衔接。例1:This unpleasant experience in your shop was the most upsetting and I feel discouraged from shopping in Home Improvement in the future. Without customers, the store will cease to exist.(点击职业英语3) 在这个例子中,句子一重复出现了同源词shop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