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顶管施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第一章 施工准备
第二章 施工总体部署及场地总平面布置
第三章 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
第四章 顶管施工方案
第五章 施工中的监控测量和应急预案
第六章 劳动力及施工机械配置计划
第七章 施工管理网络及人员配备
第八章 冬、雨季施工措施
第九章 质量控制标准与质量保证措施
第十章 地下、地上设施保护措施
第一章 施工准备
1.1工程概况
1.2主要工程内容:
1.3 现场施工环境、地质水文及公路穿越调查
1.3.1现场地上环境:
进口取水顶管地理位置位于华舍北侧沙地王地界,南北穿越柯袍线,设计顶管位置西侧原有柯袍线建设期间为贯通河道而顶管施工的二根dn1650钢筋混凝土f管,紧邻工作井,柯袍线绿化带内预埋有各类通讯电缆;该地点紧邻杭甬运河,取水较为便利;临近高压线网,为临时架设施工电源提供方便;
三江大河工作井位于三江大桥和万春桥之间,临时铺筑便道可以进入施工场地进行围堰及沉井施工,接收井分别设置在原民生村南侧及体育中心节制闸南侧;
第二章 施工总体部署及场地总平面布置
2.1施工准备工作
2.1.1技术准备工作
根据现场实际补充完成顶管专项方案的编制与审批;
完成现场调查,特别是顶管工作坑范围及可能与管线矛盾的现况管线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及时与监理、设计配合,确定处理方案和各方配合措施;
完成测量桩位交接及控制网点的布设工作。
做好气象、地形和水文地质情况的调查,地上、地下情况的调查,各种物质资源和技术条件的调查。
熟悉、会审施工设计图纸,力求将图纸中的问题解决在施工前。根据施工图,复核各点所提供坐标的闭合,且对路线及细部尺寸标高逐一进行复核,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针对本工程的施工内容,进行各项施工工艺的设计、安排、试验、审核。
编制和审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预算,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提出机具、材料、构件、设备和外委托计划,保证工期进度的需要。
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和提供的情况,绘制具体的施工平面图。
2.2物资准备
2.2.1材料的准备
正确分析施工期建筑材料市场的情况。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材料用量计划,作为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
根据材料需求量计划,做好材料的申请、订货和采购工作,使计划得以落实。
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并做好验收保管工作。
2.2.2施工机具准备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配备要求、数量及施工进度安排,编制施工机具需求量计划。
对大型施工机械,提出需求量和时间要求(如顶管机),准时运抵现场,并做好现场准备工作。
2.2.3运输准备:
由于本工程前期以沉井施工为主,施工场地较分散,因此,在施工中要合理配备车辆,送运混凝土和其它材料。
编制运输需求量计划,并组织落实运输工具。
合理安排运输时间、路线,进工地时的协调,以免由于材料运输车的原因而引起社会车辆的堵塞。
鉴于本工程顶管使用材料为超大体积管子,运输宽度大于3.6米,故需提前与公路路政部门协调,确保材料供应满足施工需求。
2.3劳动技术力量组织准备
根据施工组织中确定的劳动力计划,确定各工种劳动力的数量及进场时间。
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优秀作业班组。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派施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曾多次承接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的人员出任顶管项目负责人,配备技术过硬、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测量、施工、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人员。
公司聘请具有丰富顶管施工经验的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一名,负责本工程顶管项目的技术工作,集中选拔操作水平高的整编制施工队伍,组建沉井、泥水平衡顶管等专业施工队伍,确保本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对进场施工人员的作业班组进行再培训和教育,并落实到每个作业人员。各岗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特别是泥水平衡顶管操作员必须持有上岗操作证。
2.4施工现场准备
2.4.1了解工程所在地情况,通过正当途径与当地职能部门搞好关系,为在施工阶段取得配合打好基础,建立牢固的群众基础。
2.4.2根据建设单位指定的上下水源、电源、水准点和控制桩,架设水电线路和各种生产、生活用临时设施。
2.4.3清除现场障碍物,搞好场地平整,围护好场地,注意环境卫生和市容整洁。
2.4.4认真组织测量放样,确保定位准确,做好控制桩和水准点的保护。
2.4.5做好施工便道、排水工作,力求不影响通车道路。
2.4.6根据给定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施工总平面图,进行施工现场控制网点的测量,妥善设立现场永久性标志桩,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创造条件。
2.4.7了解工程内的地下管线及周边环境情况,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2.5施工资金准备
建立本工程的项目专用财务,实行专款专用,并备一定量的周围资金以作备用。
2.6 施工安排
本项目顶管部分施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