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藏数值模拟应用技术规范》标准宣贯_0621修改.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方案优化设计方法 井网调整A(1、2、3) A1 注采平衡B(1、2、3) 优化 A1+B1 油井提液C(1、2、3) A1+B1+C3 最佳方案 科学实际 可操作性强 顺 序 优 化 法 优化 优化 花些时间进行预测参数的设计比盲目地运行大量的预测方案更有意义。 9 油藏动态预测 (一)预测方案设计 ——生产控制模式 定产油量 定产水量 定产液量 定产气量 定注采比 定井底压力 定井口压力 定注水量 定注气量 单井管理的生产方式 井组/区块管理的生产方式 定产油量 定产水量 定产液量 定产气量 定注水量 定注气量 定注采比 生产控制模式是指为进行预测计算而事先设定的生产目标条件。生产控制模式的选择应与油田的实际生产控制情况相一致。 9 油藏动态预测 (二)预测控制条件建立 ——生产控制模式 9 油藏动态预测 (二)预测控制条件建立 自喷井 抽油机井 电潜泵井 建立不同生产模式下的井筒/或井网管流模型,通过控制压力的方式预测油井产量。 井筒+油嘴(尺寸、深度) 井筒+泵(深度、扬程) 井筒+泵(深度、扬程) 建立合理的预测控制生产模式: ——生产控制模式 9 油藏动态预测 (二)预测控制条件建立 建立合理的预测控制生产模式: 产油量=产油指数× (地层压力-(井口压力+井口压力与井底流压的差)) 模拟计算 拟合确定 拟合确定 控制条件 VFP表确定 根据模拟结果,在6年时间内,投产11口井,成功10口,平均单井日产油65方,与预测结果一致。 ——生产限制条件 最小采油量 最大采液量 最小产液量 最大产水量 最大产气量 最小产气量 最大水油比 最大气油比 最小井底压力 最小井口压力 单井限制条件 井组/区块限制条件 最小产油量 最大产液量 最小产液量 最大产水量 最大产气量 最小产气速度 9 油藏动态预测 生产限制条件是指满足油井、井组(或区块)生产最低/高极限的生产技术指标要求。生产限制条件的确定应与油田的实际经济极限量相一致。 (二)预测控制条件建立 (三) 预测结果分析 —— 模拟预测要求 要确保基础方案的历史拟合到动态预测之间的平稳过渡。要对预测过程中的油井管理方式的变更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在工程上及经济上可行。 9 油藏动态预测 拟合与预测平稳过渡 9 油藏动态预测 (三) 预测结果分析 —— 模拟预测要求 历史阶段 预测阶段 定油拟合 定压预测 历史拟合阶段,井的产能计算比实际值大。 -qo -qs t 基础方案的预测由历史拟合的定产变为定压,由于油井生产指数的不合理,会导致产量的波动。因此,调整历史拟合末期的生产指数以确保定压生产产量预测的合理性。 —— 预测结果可靠性评价 9 油藏动态预测 将预测结果与同类油田结果进行比较; 对比本次研究结果与历史研究结果的差异并明确其原因; 利用常规的油藏工程方法进行辅助对比研究。 (三) 预测结果分析 模拟预测结果应该与其它来源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确保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一般采用的方法有: 前言 1 适用范围 2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4 油气藏数值模拟 应用步骤 5 研究目标确定 6 资料处理 目 录 7 模型的建立 8 历史拟合 9 动态预测 10 模拟研究成果 11 模拟研究文档内容 及要求 10 模拟研究成果 三种形式的油藏模型成果:一是以二维或三维图件形式为主要内容的文件或纸质图册;二是可以用于二维或三维显示的运算结果文件;三是可用于重启运算的预测文件。 (一)油藏模型 *.GRID *.EGRID *.INIT *.RSM *.PRT *. SMSPEC *. UNRST *. UNSMRY *.DATA *.SAVE 例: 10 模拟研究成果 根据研究目标要求,提供满足历史拟合质量要求的历史拟合成果图件,并简要说明历史拟合的参数调整情况和方法,历史拟合的符合率及存在的问题的初步分析。 (二)历史拟合结果 平方王滨8-3块区块日油拟合曲线图 平方王滨8-3块部分单井日油及含水拟合曲线图 统计表明,单井含水及日油的拟合率达95%。 例: 10 模拟研究成果 按照最小模拟单元或地质层提供目前油藏压力及饱和度分布场图,并根据特殊要求提供其它综合的动态参数场图。 (三)动态参数场 10 模拟研究成果 提供所有井、井组、油藏/区块的生产动态指标,并简要说明方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