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装配自动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装配自动化 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最后阶段通常是装配自动化。各种零部件(包括自制的,外购的,外协的)需经过正确的装配,才能形成最终产品。但由于加工技术超前于装配技术许多年,装配工艺已成为现代化生产的薄弱环节。据有关资料统计,一些典型产品的装配时间占总生产时间的53%左右,而目前产品装配的平均自动化水平仅为10%~15%,因此,装配自动化是制造工业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第一节 基本概况 一、装配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 装配自动化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机械产品的装配质量和稳定性,并力求避免装配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造成质量缺陷,减轻或取代特殊条件下的人工装配劳动,降低劳动强度,保证操作安全。 装配自动化技术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由传统的机械开环控制的装配自 动化技术。 第二个发展阶段:半柔性控制的装配自动化技术。 装配自动化技术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由传统的机械开环控制的装配自动化技术。 第二个发展阶段:半柔性控制的装配自动化技术。 第三个发展阶段:柔性控制的装配自动化技术。 装配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 (1)与近代基础技术互相结合、渗透,提高自动装配装置的性能。 (2)进一步提高装配的柔性,大力发展柔性装配系统FAS。 第二节 自动装配工艺过程分析 在自动装配条件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以下三项原则: (1)便于自动给料 (2)有利于零件自动传送 (3)有利于自动装配作业 二、自动装配工艺设计的一般要求 自动装配的工艺要求要比人工装配的工艺要求复杂得多。为使自动装配工艺设计先进可靠,经济合理,在设计中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 保证装配工作循环的节拍同步 2.除正常传送外,宜避免或减少装配基础件的位置变动 3.要合理选择装配基准面 4.对装配件要进行分类 5.关键件和复杂件的自动定向 6. 易缠绕零件要能进行定量隔离 7. 精密配合副要进行分组选配 8. 要合理确定装配的自动化程度 9. 要注意不断提高装配自动化水平 第三节 自动装配原理 一、装配的基本型式与特点 作为最后的生产阶段,装配对产品的成本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工艺的因素和出于成本的考虑,通常采用如下几种装配型式: 1.单工位装配 全部装配工作都在一个固定的工位完成,基础件 和配合件都不需要传输。 2.固定工位顺序装配 将装配工作分为几个装配单元,将它们的位置固 定并相邻布置,在每个工位上都完成全部装配工作。 这样,即使某个工位出了故障也不会影响整个装 配工 作。 3.固定工位流水装配 与固定工位顺序装配的方式类似,主要区别在于装配过程没有时间间隔。 4.装配车间 将装配工作集中于一个车间进行,只适用于特殊的装配方法,如焊接、压接等。 5.巢式装配 几个装配单元沿圆周布置,没有确定的装配顺序,装配流程的方向也可能发生变化。 6.移动的顺序装配 装配工位按照装配工艺流程设置,装配过程中相互之间既可以没有固定的时间联系,也可以存在一定的 时间联系,但可以有时间间隔。 7.移动的流水装配 装配工位按装配操作的顺序设置,它们之间有确定的时间联系且没有时间间隔。此时,装配单元的传 输需要适当的链式传输机构。 二、装配件的传送与定位 1.装配件的传送 在自动化装配系统中,通常需要通过传送设备在装配工位之间,装配工位与料仓和中转站之间传送工件托盘、基础件和其它零件。再在装配工位上,将各种装配件装配到装配基础件上去,完成一个部件或一台产品的装配。常用传送设备(机构)的结构形式及其特点见表6-3。 2.装配件的定位 基础件、配合件和连接件等必须要停止在精确的位置,才能顺利地完成装配工作。这就需要通过定位机构来保证准确定位。 对定位机构的要求非常高,它要能够承受很大的力量和精确地工作。生产中的定位机构常用楔形销、楔形滑块、杠杆等作为定位元件,如图6-4所示。 三、装入和联接 装入和螺纹联接是自动装配中常用的重要工序。 1.装入自动化 装入工序自动化要求装入工件经定向和传送到装入工位后,通过装入机构在装配基础件上对准、装入。常用装入方式有重力装入、机械推入、机动夹入三种。 2.螺纹联接自动化 包括螺母、螺钉等的自动传送、对准、拧入和拧紧。此外,根据工艺需要拧松、拧出已联接的螺纹联接件也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