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docx
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产业集群是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组织形态,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台阶的着力点所在。2024年7月18日党的二十
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
定》深刻指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
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浙江作为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先行地、前沿地、标
杆地之一,在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探索,为我国加快培育
世界级集群提供了重要样本。本次“产业集群研究网络”选登原载于《政策瞭望》2024年第8期的《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浙
江近年来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取得的进展、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思路,对各地加
快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产业集群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要空间形态,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
济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台阶的着力点所在。“十四五”以来,浙江大力推动高能级
创新平台布局、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新型工业化纵深发展,为产业集
群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初《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6次提及“集群”提出要大力实施415X
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做优做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软件等产业集群,加
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建设,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
要求。为深入了解浙江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情况,形成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高质
量发展的对策建议,课题组通过深入调研,形成本报告。
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主要进展
产业集群支撑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能愈发凸显。截至2023年底,全省已经形成了300多个地方化、专业化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分布在全省90个县(市、区)的85个县(市、区)中。其中,杭州数字安防、宁波磁性材料、宁波绿色石化、温州乐清电气等4个产业集群被工信部确定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编者注:2024年新增浙东工业母机集群、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金华台州丘陵山区农机装备集群、长三角(含江西)大飞机集群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增至8个),东阳磁性材料、吴兴智能物流装备、桐乡玻璃纤维、新昌滚动轴承、玉环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等14个集群被工信部确定为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杭州数字安防、宁波高新区工业互联网、宁波江北区高储能和关键电子材料制造、温州激光与光电、萧山临江高新区集成电路制造5个集群被科技部确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与此同时,近年来,山区县产业集群也加快发展,涌现出遂昌金属制品、天台汽车零部件、青田高端不锈钢、龙游特种纸、永嘉泵阀、武义金属制品、缙云机械装备、松阳不锈钢、平阳新材料、龙游碳基纸基新材料10个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基于全省产业集群的特色优势,2023年浙江启动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奋力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据统计,2023年415X集群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8.64万亿元,占全省规上工业营收的70%;415X集群所在核心区和协同区的营收增量和投资增量分别占全省的90%和80%。
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产业链分布图,来源: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官网
传统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竞相绽放的态势愈发明朗。截至2023年,全省产业集群发展已涵盖100余个产业领域,其中传统产业领域70余个,新兴产业领域30余个。
主要表现为两种态势:一是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趋势明显。例如温州大服装产业集群,通过向个性化、时尚化、品质化等产品高附加值环节发力,时尚定制企业从2017年的35家增加到2023年的200多家,服装产业总产值达到660亿元,其中精品定制西服占全国市场九成份额、高端西服占半壁江山。2023年,“中国服装定制产业基地”落户温州。绍兴织造印染产业集群通过将原先分散布局的印染企业整减至108家,并集聚到柯桥蓝印小镇实现集中供热、供气、排污,同时,通过建设环保设施和绿色技术改造,大幅降低能耗排放,实现了向“绿色集约”的华丽转变。黄岩模具产业集群依托“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集聚了80家研发、设计、检测等创新机构,强化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协同融合,提升了集群全球竞争力。
二是新兴产业集群加速涌现崛起,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领域产业集群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德清地信产业集群从
2011年起步,至今已发展成为集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处理、应用、服务等全链条环节于一体、集聚430余家“地信+”企业、产值超300亿元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岱山绿色石化产业集群自2017年浙石化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落地,至今已发展成为涵盖石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