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doc

发布:2018-12-31约9.98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Road survey and designdesign specification 作 者 姓 名: 专业、班级 : 学 号 : 指 导 教 师: 设 计 时 间: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1 设计概述 1.1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道路勘测设计》及相关专业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既有助于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独立设计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根据设计所给资料,进行平、纵、横断面设计及其组合处理,完成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进行路面结构类型选择,并确定各结构层的合理厚度。包括路线方案的选择,路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根据设计所给资料,进行平、纵、横断面设计及其组合处理,编制逐桩坐标表,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 1.2设计依据 根据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道路勘测设计指导书》。 1.3公路设计概况: 公路等级:三级公路 交通量: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0~3000辆。 设计车速:30km/小时 1.4平面设计标准的确定 ①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宽路基双幅两车道,宽7.0米,非机动车道2.5米,路肩1.5米。路拱坡度2%,路肩坡度3%。 ②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1.5路线基本资料 比例尺采用1:2000; 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路基双幅两车道,宽8.50米。起点桩号K0+000,坐标终点桩号K0+702.594;坐标起点高程:(360.51)米,终点高程:(404.38)米。 1.6、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本段属于山岭区路段,该路段地形复杂,城镇布局疏散,周围有农田,并且路段穿过一条的河流。 1.7、总体设计原则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要求,交通量的预测情况及公路的使用功能,确定总体设计原则如下: ①采用的技术标准必须满足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的需要。 ②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项目建设时应适当超前考虑。 ③尽量利用老路及山地,以降低造价。 ④ 尽量选择高差较低的地段修路,减小工程量和土石开挖量,减小造价。 ⑤沿线的中小城镇采取“离而不远,近而不进”的原则,通过人口稠密地区时,在现有详细调查资料基础上,进行了多方案比较,尽可能减少房屋的拆迁量。除考虑房屋拆迁外,对管线的避让和动迁在初步设计选线时也进行了重点考虑。 2 平面设计设计参数 2.1 控制要素 (1)道勘:三级 (2)设计车服务车速:40km/小时。 2.2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2.2.1圆曲线最小半径 eq \o\ac(○,1)极限最小半径60 ②一般最小半径100 eq \o\ac(○,3)平面线形中一般非不得已时不使用极限半径,因此《规范》规定了一般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以不设超高,允许设置与直线路段相同的路拱横坡。圆曲线半径要求如表2.21所示 表2.1 圆曲线半径要求 技术指标 三级公路 一般最小半径 (m) 100 极限最小半径 (m) 60 不设超高 最小半径(m) 路拱 600 路拱 800 2.2.2圆曲线最大半径 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使行车舒适,但半径过大,对施工和测设不利,所以圆曲线半径不可大于10000米。 2.2.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 在设计公路平面线形时,根据沿线地形情况,尽量采用了不需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最大半径为4000米,极限最小半径及一般最小半径均未采用。 2.2.4平曲线最小长度 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具有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和一段圆曲线的长度;平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不应小于2倍的缓和曲线的长度。由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的平曲线,其平曲线的长度不应短于9s的行驶距离,由缓和曲线组成的平曲线要求其长度不短于6s的行驶距离。平曲线内圆曲线的长度一般不应短于车辆在3s内的行驶距离。 2.2.5缓和曲线技术要求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 ①离心加速度变化率不过大; ②控制超高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