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汽车保养小常识.docx

发布:2016-11-18约1.8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这年头买车的人越来越多,懂车的人却越来越少。开车出行确实方便,可是一提到汽车保养,估计很多人都像曾经的小编一样,摊摊手,表示一窍不通。汽车保养分类复杂而且项目繁多,身为普通的消费者,要弄清楚里面的门道简直比登天还难,常常是到了店里被忽悠一通然后伸头一刀就完事儿。当然,价格上吃亏还是小事,配件质量不过关还可能影响到车辆的使用寿命甚至是行驶安全。 小编认为,要想不被坑,首先就得用知识武装自己,了解行业的基本知识。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跟汽车保养相关的一些常识,就从解答大家最简单的疑问开始。 1、什么是汽车保养? 所谓汽车保养,指的是指根据车辆各部位不同材料所需的保养条件,采用不同性质的专用护理材料和产品,对汽车进行全新的保养护理的工艺过程。 2、汽车为什么要保养? 汽车在远行中,由于机件磨损、自然腐蚀和其他原因,技术性能将有所下降,如长期缺乏必要的维护,不仅车本身的寿命会缩短,还会成为影响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 3、去哪里做保养? 目前一般有能力承接车辆保养业务的服务商分为四类,小编为你一一分析 第一类是各大品牌4s店的售后服务部。4S店从资质、业务能力以及对客户的保障上来说都是比较能让人放心的,当然价格也是四类中最贵的。一方面4S店店面地租及人工成本躲不了,另一方面4S店的售后毛利要求十分惊人,所以这些猫腻也就少不了:在保修单上加上各式各样的检查、添加剂、清洗剂,巧立名目收费;以原厂为噱头把一些OEM贴牌产品以高于原价数倍的价格进行售卖……这么一来,4S店的高昂成本就转嫁给了进店的你。除此之外,到4s店做个保养还要预约、请假、排队,时间花了不少。 4S店为了保证客源,通常会推出一些所谓“私自保养会导致车辆脱保”的霸王条款,很多车主为了避免纠纷,在保修期内只能到4S店做保养。 第二类是个体维修站。所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服务。既然4S店太贵,那就给你来个便宜的呗!于是街边的个体快修店就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通常这类维修站都以洗车为基础,吸引周围的客户来做一些简单的保养项目。价格低廉、方便快捷是此类快修店的最大优势。然而缺点也很明显,“脏乱差”通常是它们留给你的第一印象。除此之外,维修质量参差不齐、使用假油、劣质配件、售后没保障更是让人头疼不已。所以此类维修站点比较推荐比较懂经的车主,并且尽量在维保过程中全程监督,以确保服务质量。不过仍然建议每4万公里左右去4s店做一次全车检查,保证车辆的行驶安全和使用寿命。 第三类是连锁快修店。这类快修店采用集团化管理,统一采购、统一店面设计、人员统一培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相比4S店具有价格上的优势;虽然论便宜赶不上个体快修店,但胜在环境较为舒适整洁、管理和服务有一定保障。不过这类快修店没有4s店的原厂配件进货渠道,大部分使用的还是品牌件作为替代品,对于某些冷门品牌的车型或者特殊型号的车型,也不太可能有相对应的备品配件。所以常常会发生的情况是临时采购、坐地起价。而从服务专业性角度来看,这类快修店通常服务于全品牌,对于特定品牌特定车型的车辆结构和修理熟练程度那是肯定比不上4S店了。对于一些出保的高档车,要是希望在维保上省钱省力,倒是可以考虑尝试此类快修店。 第四类则是近些年涌现的汽车类电商。电商平台通过集团采购大大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通过渠道把控确保配件的质量,做到“低价高品质”两不误。针对维修保养这类较为复杂的服务型产品,往往要求电商拥有非常强的线下资源整合能力,当然如果自身能够提供一些创新型的附加服务就更好了。小编惊喜地看到,各个汽车电商创意层出不穷,这对消费者来说真是喜闻乐见。例如12号公路就打出了“托付式维保”的概念,专业人员上门取车,开车到维修点完成保养,再把车送还给客户,接送车时使用行车记录仪确保安全,客户还可以要求对维保过程进行录像拍摄。小编特别了解到,在12号公路保养的流程是先选购配件,网站完成提前备货,再预约时间做保养。同时解决了配件临时缺货和修理店坐地起价两个问题。为了确保服务质量,他们的合作维修站点一般都是知名快修连锁店。从此再也不用浪费大把大把的时间去给车做保养了,这样有意思的保养方式小编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此类新兴的保养方式能否成为主流,非常大程度取决于商家的诚信度以及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当然,对于这种模式的前景,小编还是比较看好的。 以上便是目前四类汽车维保业务的服务商。小编认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各取所需。最后,希望大家从此保养不再被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