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分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按成因分类 风海流 密度流 补偿流 风海流 在盛行风吹拂下,表层海水作大规模的流动形成的洋流。 密度流 盐度高的海区密度大,水位较低;盐度低的海区密度小,水位较高。 如果相邻海区海水的密度存在差异,就会使表层海水从密度较低、水面较高的海区向密度较大、水面较低的海区流动,这就是密度流。 补偿流 由于风海流和密度流的存在,大洋中必然造成洋流流出海区的海水减少,此时相邻海区的海水就会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 补偿流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两种类型。 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寒流)和下降流(暖流)。 西欧和北美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不同: 西欧:分布最广——终年西风控制;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多平原地形,山脉多东西向,利于暖湿气流的深入;海岸线较曲折,利于水汽进入 北美:狭长分布——西部山地阻挡西风气流深入;阿拉斯加暖流影响 世界大多热带沙漠气候成因: 1.副高或信风控制 2.寒流,降温减湿 3.海岸线较平直,不利水汽进入 罪恶的“三角贸易(奴隶贸易)”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日本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阿拉斯加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西 风 漂 流 秘鲁寒流 厄加勒斯暖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千岛寒流 巴西暖流 本格拉寒流 表层洋流的分布 北印度洋冬季 赤 道 逆 流 冬季洋流 索马里暖流 冬季季风环流 东北季风 北印度洋夏季 南 赤 道 暖 流 夏季洋流 索马里寒流 夏季季风环流 西南季风 苏门答腊岛 冬季: 季风 洋流呈 时针流动 北印度洋冬季和夏季的大洋环流规律 夏季: 季风 洋流呈 时针流动 东北 逆 西南 顺 冬季 夏季 北印度洋 我们需要抢盐吗? 日本暖流 北太平洋暖流 课堂小结: 洋 流 分类 按性质分: 暖流、寒流 按成因分: 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分布规律 1、 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 东寒西暖 2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 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 东暖西寒 3、 南极大陆外围:西风漂流 南极环流 4 、北印度洋海区:季风环流 夏顺冬逆 寒暖流的判断方法 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1、55°~70°N之间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16℃~20 ℃ 。 2、大西洋两岸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西岸的拉布拉多半岛北部呈现苔原景观,同纬度的大洋东岸呈现森林景观。 3、欧洲北部北极圈内出现不冻港,如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 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 北大西洋暖流使西北欧气候更加温和湿润 1 对气候的影响 暖流对经过的沿海地区—— 寒流对经过的沿海地区—— 增温、增湿 降温、减湿 俄罗斯境内有两个世界著名的港口:一是北冰洋流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约68°N)却终年不冻;而在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43°N附近 ,却有长达半年的结冰期,这是什么原因呢? 摩尔曼斯克港 符拉迪沃斯托克港 热带雨林气候的特殊分布 分布区: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 巴西东南部、中美东部 成因:1、信风从海上带来暖湿气流; 2、受地形抬升形成大量降水; 3、暖流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4、地处低纬地区,气温高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马达加斯加暖流、澳大利亚东北部的东澳大利亚暖流、巴西东南部的巴西暖流、中美地峡东部的北赤道暖流)。 秘鲁寒流 降温减湿 智利太平洋沿岸地区 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 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气候干旱、温度较低。(比邻近海区低7~10℃) 秘鲁寒流使南美西海岸气候更加干旱低温 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世界著名渔场多位于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流海域 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北海道渔场 秘鲁渔场 纽芬兰渔场 北海渔场 世界著名渔场的分布与洋流的关系: 代表渔场 洋流名称 北海道渔场 千岛寒流、日本暖流 纽芬兰渔场 拉布拉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北海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北冰洋南下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