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护理安全隐患()
A.药物过期B.严格执行三查七对C.护理记录不完整D.医疗器械故障
答案:B。解析: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是保障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能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不属于护理安全隐患。而药物过期使用可能导致患者治疗无效甚至出现不良反应;护理记录不完整可能影响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和后续治疗;医疗器械故障会影响治疗和护理操作的正常进行,这些都属于护理安全隐患。
2.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对有疑问的医嘱应该()
A.直接执行B.拒绝执行C.与医生沟通确认后再执行D.按照自己的经验执行
答案:C。解析:当护士对医嘱有疑问时,直接执行可能会因为医嘱有误而给患者带来危害;拒绝执行可能会耽误患者的治疗;按照自己的经验执行缺乏专业依据且不符合规范。正确的做法是与医生沟通确认后再执行,以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在多长时间内上报()
A.1小时B.2小时C.6小时D.24小时
答案:D。解析: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需要在24小时内上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分析原因,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为防止患者跌倒,病房地面应保持()
A.干燥、清洁B.潮湿C.有积水D.有障碍物
答案:A。解析:病房地面保持干燥、清洁可以减少患者滑倒的风险。潮湿、有积水的地面容易使患者滑倒;有障碍物则可能导致患者绊倒,都不利于患者的安全。
5.下列哪种药物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A.葡萄糖注射液B.生理盐水C.氯化钾注射液D.维生素C注射液
答案:C。解析:氯化钾注射液如果输液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高钾血症,引起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所以需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维生素C注射液一般对输液速度的要求相对不那么严格。
6.护理人员在给患者使用约束具时,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情况()
A.1530分钟B.12小时C.23小时D.34小时
答案:A。解析:使用约束具时,为防止患者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应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患者局部血液循环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7.输血前需要几人核对()
A.1人B.2人C.3人D.4人
答案:B。解析:输血前需要2人进行核对,确保患者信息、血型、血液制品等准确无误,以避免输血差错,保障患者安全。
8.护士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操作前洗手、戴口罩B.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C.取出的无菌物品未使用可放回无菌容器内D.保持无菌物品的有效期
答案:C。解析:取出的无菌物品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就不能再放回无菌容器内,以免污染无菌容器内的其他物品。操作前洗手、戴口罩是防止污染的基本措施;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可避免交叉污染;保持无菌物品的有效期能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9.患者发生坠床后,护士首先应()
A.通知医生B.检查患者受伤情况C.安抚患者情绪D.报告护士长
答案:B。解析:患者坠床后,护士首先要检查患者的受伤情况,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通知医生、报告护士长是后续的处理步骤;安抚患者情绪虽然也很重要,但应在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础上进行。
10.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是()
A.提高护理人员素质B.加强制度建设C.保障患者安全D.改善护理环境
答案:C。解析:护理安全管理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保障患者安全展开的,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加强制度建设、改善护理环境等都是为了实现保障患者安全这一核心目标。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服务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______、______或______。
答案: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解析:这是护理安全的基本定义,强调了在护理过程中要避免对患者造成超出规定范围的不良影响,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
2.“三查”是指操作前查、______、______。
答案:操作中查、操作后查。解析:“三查”是护理工作中确保操作准确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都要进行检查,以防止差错的发生。
3.“七对”是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解析:“七对”是在执行医嘱和进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