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8年度东安区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doc

发布:2019-06-29约1.6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8年度 东安区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 2018年,东安区财政局绩效评价工作在局党组的领导下,按照《牡丹江市财政局关于印发2018年市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突出了业务工作推动年、制度规范建设年、调查研究加强年的特点,在研究和探索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工作框架,扎实推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方面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工作有所突破、队伍得到锻炼。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基础建设方面。 2018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开展以来,以继续研究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机制框架、出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组织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为重点,扩大了试点,实现了新突破。 制定了《东安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试行)。办法着重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遵循的工作原则,组织与管理形式,评价对象、内容、方法和程序,以及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该办法成为我区财政绩效评价工作指导性文件。局内多次开会部署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明确工作要求和目的,规范评价流程,力求绩效评价成果显著。 二、工作开展方面 1.在区内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全覆盖,实现全区33个预算单位全部资金支出进行绩效评价且进展顺利。同时对全区所有部门项目支出进行项目绩效评价,涉及大型修缮、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多个方面,对项目从立项到实施最后到验收结束进行全方位考评。   2.计划继续实施和启动教育、支农、社保等项目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发工作。联系市局科教文、经建、农业、社保等处室,帮助指导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3. 严格内部管理。坚持和落实工作责任制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人员积极工作,勤奋敬业,严格执行廉政纪律和规定,树立了财政绩效评价干部良好形象。 4.加强了专家库建设。在开展工作的同时,绩效评价专家库和行政事业资产管理专家库的建设已初步建立,专家库已吸纳专家和专业人员约30多人,有的在全国或全省很有影响。借助社会各界专家力量,扩充了业务力量。 三、绩效管理方面 实现从“点对点”向“系统性”的转变,即通过系统性绩效管理,总结反映共性问题,进一步研究体制、机制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完善体制机制、推进改革创新的意见和建议。其一,预算绩效专项分析。涵盖预算单位全部资金,预算单位全覆盖、全参与,较为系统地分析财政资金存在的绩效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其二,完善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实现绩效自评项目在区内部门持续全覆盖,按照项目类别选择抽查项目并扩大抽查范围,不断提高自评工作质量。其三,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所有预算项目必须申报绩效目标,并选择预算单位试行整体绩效目标申报试点;加强绩效目标与预算资金的匹配性审核,选择1-2类项目实施重点监审,系统分析项目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完善预算项目定额标准,促进项目预算支出的标准化,促进项目预算的合理编制。 四、宣传交流方面 自预算评价工作开展以来,东安区财政局按照市局相关要求,及时贯彻落实,成立绩效评价管理小组,出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在财务人员交流群内,实时更新预算评价管理工作动态,并在网站上公示预算评价管理成果,营造良好的绩效评价氛围。   我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在领导重视、思路明确、工作扎实的保障下,在制度规范、具体实施、手段方法等方面得当的推动下,评价指标研设立科学严谨,工作成效显著,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得到领导的一致肯定。下一步,我局将围绕注重实效、加强应用、完善体系的原则,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设置考核指标和标准,建立适合的绩效考核指标库。构建符合财政支出管理要求的绩效考核工作体系。充分发挥部门、单位及社会公众的作用,强化群众监督。 牡丹江市东安区财政局 2018年9月10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