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建筑维修原则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doc

发布:2017-01-27约1.09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古建筑维修原则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 发布日期:2011-09-21 ??浏览次数:1550 古建筑维修原则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兼谈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的中国特色问题注:古建筑一词,过去曾被称作过文物建筑、建筑文物、历 古建筑维修原则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兼谈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的中国特色问题 注:古建筑一词,过去曾被称作过文物建筑、建筑文物、历史建筑等等。在国外也都称之为古建筑、历史建筑。现在也大都称为古建筑。在文物法和不少法规公约、宣言、准则中也称古建筑。随着文物保护的发展,在古建筑中又增加了近现代建筑和现代化的科技、工业、公共建筑等。应称作为“文物建筑”为宜,但古建筑仍然是文物建筑中的重要部分且已习称了,目前仍以古建筑称之。本文是1990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历史文物保护会议上的学术报告,主要突出了中国特色,受到了亚太地区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16年过去了,情况虽然有了发展,但原则问题、特色问题仍然值得参考。“四保存”的原则。得到了不少国内外同行们的共识。现根据一些新的发展作了部分修改,请教方家高明,错误之处,敬请不吝批评指正。 文物保护工作,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针对破坏而言的,针对各种不同的破坏原因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以制止或延缓其破坏,达到保护的目的,是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文物破坏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是人为的破坏和自然的破坏两种。所谓人为的破坏,即是由于人为的原因所造成的,如拆毁、改造、敲砸、污染、失火、环境破坏等等。其防止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宣传教育,说服劝导,执行法律、命令、规章制度,加强管理等措施来加以解决。此方面的问题较多需另行专门讨论,这里主要谈一谈防止自然破坏的问题。 古建筑的自然破坏, 主要指非人为所引起的破坏, 如风雨侵蚀、阳光照射、空气干湿变化,冷热缩胀、洪水、雷电、地震以及鸟兽、虫蚁、细菌的损害等等。对于防止自然的破坏、主要是采取科学技术的方法。通过保养、维修、修理、修复以及灭菌、除虫、驱鼠、防兽、避雷、防水、防火、抗震、控制温度、湿度、防止紫外线等手段来加以解决。防止古建筑的自然破坏要做的工作很多,涉及的范围很广,而且随着人为破坏的减少,防止自然破坏的任务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防止自然破坏的每一个方面都有专门的方法和技术问题,比如安设避雷针和消防设备,就要请这方面的专家来解决。我这里只谈带有普遍性的古建筑修缮原则和修缮工作中的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问题。 中国古建筑以其物质的建筑材料,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多民族的历史文化形成的独特风格独立于世界之林,被称之为以木结构体系东方建筑(包括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的代表,有着鲜明的特色。它的保护与维修,也必然是要根据它本身的特色来进行。本文所述的维修原则主要从中国古建筑的物质与文化两个方面的因素和实际的情况来分析介绍。就是以木结构体系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各自的特色,不能完全一样,仅供参考而已。 一、古建筑的价值在于历史的原貌 古建筑和其他一切历史文物一样,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东西,不可能再生产,再建造,一经破坏就无法挽回,纵或是有条件可以重建一个,也只是一件复制品,较之原物,其价值应大减了。因为任何一座古建筑或一件文物都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产生的,所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及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工艺技巧、艺术风格、风俗习惯等等。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们是历史的产物,是历史的物证。就以古建筑来说,那一个时代出现什么样的平面布局,那一个时代出现了什么样的建筑类型,那一个时代出现了什么样的建筑材料,因而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构方式,都是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留下的痕迹。如果一座古建筑失去了历史的特征,就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了,也就不是文物建筑,只能当作一般房屋来使用了,但如果一座古建筑仅是作为一般房屋使用的话,它远远不如现代的房屋适用,当然也就不必保护了。举个例子来说,山西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如果把它雄大的斗拱去掉,梁和柱子也换掉,那么这座唐代建筑也就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了。 任何文物都是如此,如果失去了原貌,它的价值就大减,或完全没有了价值。 二、不要在维修工作中对古建筑造成破坏,不要把好事变坏事 对古建筑的保养维修,其目的本来是要利用科学技术的方法来保护古建筑,使之能“益寿延年”,长留人间,但是,有时就是在维修工程中反而造成了对文物的破坏。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古建筑及塑像、石刻、壁画等,由于善男信女们的“好善乐施”,在重修庙宇、再塑金身的美名下就破坏了。近百十年,在维修过程中破坏古建筑原貌的例子也有不少。我们参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时候,都不免要惋惜那一堂精美的唐代塑像被火红翠绿的油漆涂抹。而河北正定隆兴寺内原来精美的宋代塑壁,我们也只能从五十多年前《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中梁思成先生的照片上去观赏了。这堂精美的塑壁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