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镜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镜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标准编制组
2025年3月31日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三批推荐性国
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25号)
(计划编号T-524)的要求,全国光热发电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组织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
了《太阳能光热发电站镜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标准》)。
2.制订背景
在“3060”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具有清洁
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基本特征的电力系
统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必然趋势。光热发电以其与电网匹配性好、光电
转化率高、连续稳定发电和调峰发电的能力较强、兼具光伏(清洁能
源)和火电(电网亲和性)优势的特点,成为我国新能源战略的必然选
择之一。
镜场控制系统是塔式光热电站所特有的系统,是塔式光热电站的
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实现大规模定日镜场的集群控制。该系统的性
能将影响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和发电效率,因此需要满足高精度控制、
高安全性和智能化等要求。
目前国内对于塔式光热发电站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尚无标准或
其他文献信息,因此亟需制定本文件,对镜场控制系统的技术和检测
方法进一步规范,填补行业空白、规范行业发展。本文件的制定将有
助于协助提高产品性能,对于推动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起草过程
立项阶段
2024年5月31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4年
第三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
发[2024]25号)(计划编号T-524),标准正式立项。
起草阶段
2024年6月,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接到任务后,着手
组建了标准编制工作组,联系华北电力大学、浙江高晟光热发电技术
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风电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
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讨论了标准制定的草案,确定了标
准内容及编写分工,落实了标准的进度安排。
2024年7月,形成了标准大纲并召开了大纲审查会。
2024年8月,按大纲审查会意见,完善了标准大纲。
2024年9月,组织召开了第一次编制组会议,会上提出:
1)检测部分应为模拟检测而非真机检测;
2)将“模式”修改为“状态”;
3)“环境温度”应根据不同场地进行区分。
2024年7月,编制组完成了修改,形成了拟征求意见稿。
2024年12月,标委会组织召开征求意见稿审查会,形成以下修
改意见:
1)优化“3.1镜场控制系统”术语定义。
2)删除“4系统架构”中各系统所处物理位置。
3)5.5条信息安全中增加规范性引用GB/T36572。
4)删除“6.1正常工作条件”中防腐蚀的要求,并将大气压力要
求修改为海拔要求。
5)优化“6.3镜场控制”中的二级子标题。
6)增加“7.3检测设备”,并明确各检测设备所具有的功能。
7)删除“7.3环境适应性检测”。
2025年3月,编制组按征求意见稿审查会议修改意见完成修改,
形成征求意见稿。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1.标准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如下原则:
(1)适用性原则。《标准》遵守现有相关的法律、条例、标准
和规范,基于镜场控制安全运行需求,适用于塔式太阳能光热电站的
设计、制造和检测。
2
()完整性原则。《标准》规定了镜场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并
规范了相应检测方法,明确系统架构、正常工作条件、数据采集、镜
场控制、报警、保护、通信、时钟同步、人机接口、数据储存、冗余
性及可用率等技术要求以及其试验方法,并规定了包装运输和贮存的
要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