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2016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生物知识竞赛(文科)题稿.docx

发布:2017-04-06约4.3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知识竞赛(本试卷共8页,5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因素中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2.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A. 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 B. 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C. 玉米、高粱、大豆、甘蔗 D. 玉米、黄麻、甜菜、大豆3.造成我国南北方楼房房间距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太阳高度 B.地形C.降水 D.建筑材料4.大体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的值分别为()A.-2℃,400mm B.8 ℃,600mmC.0℃,800mm D.4 ℃,1200mm5.在联合国对伊拉克违禁武器核查期间,专家使用美国的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U侦察机进行空中侦察时主要运用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C.全球定位技术 D.计算机技术6.下列技术,关键装置为传感器的是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技术C.全球定位技术 D.电子通信技术7.荒漠化的本质是()A.土地沙化 B.气候变得干燥、降水减少C.土地退化 D.土地盐碱化8.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B.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C.气候越来越干燥,降水量越来越小D.降水集中在七八月份,且多暴雨9.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常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草原、荒漠为主的植被 B.人类活动C.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D.气候变异10.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11.热带雨林脆弱性的主要原因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B.养分几乎都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C.植物生长速度慢 D.群落以乔木为主,其他的物种很少12.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 )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手段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D.巴西政府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13.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石油、森林、煤炭、太阳能 B.阳光、土地、水、草原C.铁矿、天然气、铀矿、阳光 D.森林、水、天然气、铁矿14.山西省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耗能量不断增多B.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所占比重逐渐减少C.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新能源的使用对煤炭的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D.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增多15.关于我国东、中、西部能源生产与消费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西部生产量均大于消费量 B.东部地区生产量大于消费量C.能源生产与消费区域不平衡 D.目前我国能源消费严重依赖进口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17.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Ⅰ、Ⅱ、Ⅲ B.Ⅱ、Ⅰ、ⅢC.Ⅲ、Ⅱ、Ⅰ D.Ⅰ、Ⅲ、Ⅱ18.下图为某一河流及其河床AB处的剖面示意图。9月23日正午时在A处观测到的太阳仰角为55030′,且太阳光线与河岸接近垂直。下列有关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河段有凌汛现象B、该河段水流自西向东流C、该河流流经亚寒带针叶林带D、该河段水流自东向西流19.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造成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 B.海陆分布 C.降水 D.地形20.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 )A.江淮地区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21.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