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课 第三框 等级森严的殿堂——封建社会_1.doc

发布:2017-01-15约2.64万字共7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课 第三框 等级森严的殿堂——封建社会 第三框题??? 等级森严的殿堂——封建社会 ?? [教材分析]? ?讲述继奴隶社会之后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也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 第一层次,讲封建社会的进步性及剥削关系。 首先指出,’封建社会的生产以农业为主,农民是生产者。由于农民古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因此,与奴隶社会相比,封建社会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其次,土地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地主阶级依靠对土地的所有权,通过地租来残酷地剥削农民。〉所以说,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最后,地主阶级还通过放高利贷、收缴苛捐苛捐杂税、强迫农民服德役等多种方式,对农民进行剥削。 ?? 第二层次,阐明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首先,以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封建等级制度,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等级从属关系,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封建国家是地主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是地主阶级统治压迫农民的工具。其次,地主阶级还利用封建迷信、封建道德等,给劳动人民套上精神枷锁,以束缚他们的思想。再次、农民为反对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进行反抗斗争。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最后,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到了封建社会后期,生产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市场、劳动力都才导不到解决,封建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这就预示着旧的社会制度的灭亡和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与奴隶制相比,封建社会进步性的主要表现;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榨取地租;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最高形式是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2、能力目标 ? 1)通过对奴隶制生产关系与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对比分析,学会比较的能力。 ? 2)通过对一些史事、影片片段等的分析,逐步培养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 3)逐步培养能自主发表个人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 通过古代社会的更替变迁,体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明了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课程标准] ? 1、教学内容 封建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 2、基本要求 识记: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 [教学重点]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也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清封建专制统治的反动本质,尤其是肃清封建残余思想的艰巨性。 [教学方法] ?? 多媒体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图示法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两幅图: 图一、奴隶破坏生产工具? 图二、宋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提问:两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情景?说明了什么? 第一幅图反映的是奴隶社会末期,由于奴隶主对奴隶的野蛮、残暴的剥削和压迫,阻碍了社会生产的向前 发展。?? 第二幅图则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发展与经济繁荣。 讲解新课 残酷的奴隶制度已经走到了它的尽头。需要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来代替,这就是封建社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三框的内容: 预习题:阅读p12正文段及p12-13小字材料,思考: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哪里? 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三、等级森严的殿堂--封建社会 提问:从图中的繁荣景象及p12-13小字材料,同学们可曾思考过为什么封建社会的建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与奴隶制相比,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哪儿? 1、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1)与奴隶制相比,封建社会进步性的主要表现 同学们回忆奴隶制的主要特点,结合历史课所学的相关知识,将两种制度做一个对比分析。 ??? ? ?? 分析中,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封建社会的建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总之,与奴隶制相比,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有其进步性,适应当时生产的发展,因而能将其取而代之。虽然封建制是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但有一点却没有改变。它仍是一种剥削制度。让我们先从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说起。 预习题:阅读p13正文段,思考: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 2)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 播放电影《白毛女》片头的歌曲,结合P13西汉政治家董仲舒说的话,又如:我国封建时代,占人口10%的地主阶级,占有全国耕地的80%以上,而90%的农民阶级只有10%-20%的土地。 分析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特点、由此产生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农民要受地主的剥削?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