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两级压缩和复叠式制冷循环教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两级压缩和复叠式制冷循环 4.1 概述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当制冷剂选定后,其冷凝压力、蒸 发压力均由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决定。冷凝温度受环境介质(水或空 气)温度的限制,蒸发温度由制冷装置的用途确定。当冷凝温度升高 或蒸发温度降低时,压缩机的压力比将增大。由于压缩机余隙容积 的存在,压力比提高到一定数值后,将会出现以下问题: (1)压缩机的容积系数变为零,压缩机不再吸气,制冷机虽然在不 断运行,制冷量却变为零; (2)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润滑油可能碳化; (3)节流损失增大,单位质量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大为下降。 所以,单级制冷压缩机的压力比一般不应超过8~10,在设计和 使用时都规定了最大压力差限制,如: 以R717为制冷剂时,(Pk-P0)≤1.6MPa; 以R717为制冷剂时,(Pk-P0)≤1.6MPa; 以R12为制冷剂时,(Pk-P0)≤1.4MPa。 同理,单级制冷压缩机的蒸发温度低于一定数值时,也无法达 到制冷的目的,所以也规定了单级制冷压缩机的最低蒸发温度: 因此,当制冷系统的设计压差大于最大压力差限制,或制冷系 统的蒸发温度低于最低蒸发温度时,应采用多级压缩 (活塞式制冷 压缩机多为两级压缩),甚至复叠式制冷。 4. 2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中,制冷剂的压缩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即使 来自蒸发器的低压制冷剂蒸气P0先进人低压压缩机,在其中压缩到中 间压力Pm,经过中间冷却后再进入高压压缩机,将其压缩到冷凝压力 Pk,最后排入冷凝器中。 两级压缩制冷系统,可以是双机双级型,也可以是单机双级型。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按中间冷却方式可分为中间完全冷却循环与中 间不完全冷却循环;按节流方式又可分为一级节流循环与两级节流循 环。 4. 1. 1 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循环 所谓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循环,是指直接将制冷 剂液体由冷凝压力Pk节流至蒸发压力P0,并将低压级的排气完全冷 却到中间压力Pm下的饱和蒸气——常用于两级压缩氨制冷循环。 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循环热力计算: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中单位质量制冷量: 低压压缩机每压缩1kg蒸气所消耗的理论功: 设制冷机的制冷量为Q0kW,则低压压缩机的质量流量为: 低压压缩机所需的轴功率: 低压压缩机的实际输气量: 低压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 高压压缩机消耗的单位理论功: 高压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qmG可以根据中间冷却器的热平衡关系计算, 由公式: 从而可求出: 高压压缩机所需的轴功率: 高压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 高压压缩机的实际输气量: 两级压缩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理论循环的制冷系数为: 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为 实际循环的制冷系数为: 冷凝器热负荷: 根据计算出来的qvhG、qvhD选配合适的压缩机,并据Qo和Qk选配蒸发器和冷凝器—称之为设计性计算; 对于已有的两级制冷机可根据它的qvhG、qvhD数值,计算出它的实际制冷量Qo 两级压缩氨制冷机在冷库制冷装置中的实际系统图 4. 2.2 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循环 与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的主要区别在于低压压缩机的排 气不进人中间冷却器,而是与中间冷却器中产生的饱和蒸气在管路 中混合后进入高压压缩机,因此,高压压缩机吸入的是中间压力下 的过热蒸气——常用于两级压缩氟里昂制冷循环。 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的热力计算与一级节流中间完全 冷却循环的计算基本上是一样的。 高压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仍可由 中间冷却器的热平衡关系求得 。 一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循环热力计算: 高压压缩机的吸气状态参数点4 的比焓可由两部分蒸气混合 过程的热平衡关系式求得。 两级压缩SD2-4F10A氟里昂制冷机在制冷装置中实际系统图 4.3 两级压缩制冷机的热力计算和温度变动时的特性 4. 3. 1两级压缩制冷机的热力计算 *两级压缩制冷机应使用R717、R22、R290等中温制冷剂,为的是 低温下系统中蒸发压力不会太低、常温下冷凝压力又不会且易于液化。 *对采用回热有利的制冷剂—R22、R290等应选用一级节流中间不完 全冷却循环方式; *对采用回热不利的制冷剂—R717等应选用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 循环方式。 *两级压缩制冷的热力计算方法与单级压缩制冷的热力计算方法基 本一样。 4. 3. 2 两级压缩制冷机中间压力的确定 1.校核计算: 高、低压级压缩机已定,通过热力计算去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