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_前馈控制系统.ppt

发布:2017-06-04约2.98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馈-串级控制系统 5.2.3 GPD(s) Gff(s) GC(s) GPC(s) GC2(s) GP2(s) F θ1i θ1 - - 前馈控制系统 5.1 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5.2 前馈控制系统的几种主要结构形式 5.3 前馈控制规律的实施 5.4 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 5.5 前馈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5.6 多变量前馈控制 实验:前馈控制系统实验 第5章 5.3 前馈控制系统的实施 工业应用希望控制规律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便于控制实施(特别是仪表) 前馈控制规律取决于对象干扰通道和控制通道的 传递函数 工业对象特性复杂,导致前馈控制规律种类繁多, 不利于实施 5.3 前馈控制系统的实施 一般的工业对象可以用一阶容量滞后加纯滞后环节近似,如: -K +K +Σ + - +Σ 输入 输出 5.3 前馈控制系统的实施 Kf - Σ K 1/(T2s+1) 输入 + + K=T1/T2-1 输出 图5-12 (T1s+1)/(T2s+1)实施框图 α=T1/T2 α>1 α<l (输出) mf T1 T2 超前特性 T1 T2 滞后特性 T1 =T2 比例特性 扰动变量的选择: 前馈控制是按扰动控制的,因此,扰动必须可测 如果扰动易控,可直接采用反馈控制系统来控制; 前馈控制针对单一扰动控制,因此,扰动应是主要扰动。 为克服其他扰动,通常采用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主要扰动无法落在串级控制的副环时,用前馈-反馈,可得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前馈控制系统 5.1 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5.2 前馈控制系统的几种主要结构形式 5.3 前馈控制规律的实施 5.4 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 5.5 前馈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5.6 多变量前馈控制 实验:前馈控制系统实验 第5章 过程控制系统及工程 第5章 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 5.1 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5.2 前馈控制系统的几种主要结构形式 5.3 前馈控制规律的实施 5.4 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 5.5 前馈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5.6 多变量前馈控制 实验:前馈控制系统实验 第5章 5.1 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用加热载体的流量控制被加热流体的温度-----〉滞后控制 前馈控制-------按干扰进行控制的开环控制方式 (a) 反馈控制方案 FBC 例子: 换热器温度控制 TC F Fs θ1 按干扰量的变化来提前补偿其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超前控制 换热器进料量为出口温度的主要干扰量,可通过流量测量, 通过前馈装置,控制阀门,即用蒸汽变化补偿由于进料流 量变化对出口温度的影响。 (b)前馈控制方案FFC 5.1 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Gff F Fs θ1 5.1 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θ1 t F 前馈控制系统的补偿过程 5.1 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1)按干扰作用的大小进行控制——提前,控制及时 ? 控制的依据 检测的信号 控制作用的 发生时间 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 被控变量的偏差 干扰量的大小 被控变量 干扰量 偏差出现后 偏差出现前 5.1 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2) 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 GPD(s) GPC(s) Gff(s) θ1 F 图5-3 系统方块图 开环控制,控制效果不能通过反馈验证,因此对控制器设计 的要求比较严格 对象 不象反馈控制通用PID算法,前馈控制算法依对象不同而不同。前馈控制器设计依据“扰动补偿理论” 5.1 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3) 是一种根据对象特性设计的“专用”控制器 GPD(s) GPC(s) Gff(s) θ1 F 5.1 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4) 一种前馈作用只能克服一种干扰 缺点 前馈控制系统 5.1 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5.2 前馈控制系统的几种主要结构形式 5.3 前馈控制规律的实施 5.4 前馈控制系统的应用 5.5 前馈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5.6 多变量前馈控制 实验:前馈控制系统实验 第5章 5.2 前馈控制系统的几种主要结构形式 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 5.2.1 ● 动态前馈控制 实现动态干扰补偿 ● 静态前馈控制 实现稳定工况下的干扰补偿(要求没有动态那么高) 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 5.2.1 图5-4 锅炉汽包三冲量控制 Σ FC LC 蒸汽量 D 液位 L 流量 F 静态前馈控制系统 例子1: 给水 蒸汽 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 5.2.1 对于较为简单的对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