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青岛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试 题
说明:(考试时间:9 0分钟;满分:80分)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两大题,44
小题。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共 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40小题,每小题 1分,共 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
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D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 ④会制造陶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黄仁宇在 《中国大历史》中写道: “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
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
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 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C
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3.纪录片《文明》于 2018年 3月 1日首播,作为中国古老文明代表的三星堆
青铜人头像、青 铜面具惊艳亮相。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成就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D
A.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
B.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C.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
D.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4.吕思勉在《中国的历史》中写道:“从春秋的末期,久已寂寂无闻,入战国的
初期,又国多 内难。又因为僻处西陲,开化最晚,大家都有些瞧不起他。”“他”
是指B
A.楚国 B.秦国 C.齐国 D.魏国
5.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B
A.刘邦 B.刘秀 C.刘备 D.刘裕
6.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①牧野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涿鹿之战
A.④①②③ B.③①②④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7.“自东汉末年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苦于长期战乱的中原人大量迁移到
他们视为畏途的南方……而这里的局势又相对安定,往往能在较长时期内 ‘无风尘
之警’,水利兴修和农田垦辟在持续进行,位处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尤为突出。”
材料表明江南地区 “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的原因有A
①中原人大量南迁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统治者的重视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
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C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9.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
祖”是指B
A.李世民 B.赵匡胤 C.赵构 D.朱元璋
10.宋代早市紧接夜市,因其凌晨营业,天明即散,故被时人形象地称为“鬼市”。
“鬼市”不仅在都城里普遍存在,外地州县也是如此。这反映了宋代C
A.农业的发展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11.辽朝与北宋、金朝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代,
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各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
础。实现 “再次 统一”的朝代是B
A.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2.“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
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
材料表明“郑和 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A
A.利润丰厚 B.规模较大
C.技术先进 D.和平交往
13.以下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的资料卡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主题是B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侵略与反抗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14.人类在漫长的演进历程中,留下了无数优秀的文化遗产。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D
A.明长城西起临洮,东至鸭绿江
B.紫禁城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C.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也是权力的象征
D.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