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浮力偏难题选.doc

发布:2017-10-06约2.57万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考物理浮力偏难题型 一、选择题 .(2012浙江杭州)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答案】C .(2012浙江宁波)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厘米、横截面积50厘米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牛,如图甲所示。已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牛的拉力时伸长1厘米,g取10牛/千克。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厘米3时,弹簧秤示数恰为零。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容器的横截面积为225厘米2 B.塑料块的密度为0.4×103千克/米3 C.弹簧秤的示数为1牛时,水面升高9厘米 D.加水400厘米3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2牛 【答案】C .(2012江苏宿迁)粗细均匀、密度为ρ蜡的蜡烛底部粘有一块质量的为m的铁块,蜡烛竖直漂浮在密度为ρ水的水中,蜡烛露出水面的高底为H,如图.点燃蜡烛,直至蜡烛与水面相平,烛焰熄灭(假定蜡烛油不流下来),设燃烧掉的蜡烛长为L,则的关系是( ) A. B. C. D. 【答案】C .(2012四川广安)小博想模拟同一艘轮船在海洋和河流中的沉浮情形。她将小铁块B固定在木块A上面代表“轮船”,用相同烧杯盛装等质量的水和盐水代表“河流”和“海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6所示。第一次将AB放在水中,发现A的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第二次放在盐水中,发现A的上表面露出了液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模拟实验可知,轮船由河流航行到海洋将下沉 B.AB在水中悬浮,在盐水中漂浮 C.AB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于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 D.两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相等 【答案】D .(2012贵州安顺)某地在江面上修建一座大桥,如图中甲是使用吊车向江底投放长方形石料的示意图。在整个投放过程中,石料以恒定速度下降。乙是钢绳的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从开始投放到石料刚好接触湖底前)。t=0时刻吊车开始下放石料,忽略水的摩擦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料在t=20s时开始浸入水中 B.石料的重力是1400N C.石料受到的浮力始终是500N D.石料完全浸没水中后钢绳的拉力为900N 【答案】C .(2012湖北恩施州)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试管在乙液体里排开的液体质量较小 C.装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 D.在甲液体中试管底部所受液体压力较大 【答案】C .(2012湖北随州,第26题)如图所示,在盛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木块A,在木块A的下方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体积与之相同的金属块B。金属块B浸没在液体内,而木块A漂浮在液面上,液面正好与容器口齐平。某瞬间细线突然断开,待稳定后液面下降了h1,然后取出金属块B,液面又下降了h2,最后取出木块A,液面又下降了h3,由此可以判断A与B的密度之比为 A.h3:(h1+h2) B.h1:(h2+h3) C.(h2-h1):h3 D.(h2-h1):h1 【答案】A .(2012湖北恩施州,第42题)(7分)在水井清淤工程中,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起吊井底的一块石头。如果石头的重力是500N,体积是0.02m3。 (1)此装置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力,其带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 (2)请通过计算说明,当石头浸没在水中时和完全离开水面后,要把石头匀速吊起,工人分别需要多大的拉力。注:不计摩擦、水的阻力和绳的重力等。 【答案】(7分)(1)不能 改变力的方向 (2)解:石头浸没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G排=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2m3=200N 石头在水中时受到重力、浮力和拉力:F拉=G- F浮=500N-200N=300N 石头完全离开水面后受重力和拉力: .(2012黑龙江呼和浩特,第17题)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500 cm2,高为40cm,盛满水后放在水平放置的接水盘中;现将一质量为7.9kg的实心正方体金属块轻轻地放入圆柱形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此时测得溢出的水的体积为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