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化与现代生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周易文化与现代生活与时俱进,那么在《周易》当中讲了三次。乾卦的《文言传》讲,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就是讲白天奋勉努力,从不懈怠,到了晚上你就应该安闲休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你就会取得大的成功。损卦讲:损益盈虚,与时偕行。益卦讲到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就是不管你是损,减损,还是增加,盈满还是亏缺,都应该根据不同的时机采取不同的措施,所以它又讲,要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这是在艮卦里。
艮卦它的含义是什么呢?艮就是止,所以它后边就讲: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也就是说不管你待时而动也好,还是与时偕行也好,与时俱进也好,你都应该以不失时机作为一个基本的准则。行比较好理解,比较好做,但是,止就不见得。我们做什么事情,既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当你事业顺利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你敢不敢止?这个时机到了,你有没有魄力嘎然而止?旧的不做了,另做新的,你开创一个新的产业,开创一个新的事业,这是很难做到的。
所以中国古人讲知止,当然是从道德的角度讲,要止于至善,可是如果我们把它引伸开来,从《周易》这一段话我们可以看到,它不仅仅是一个道德上的止于至善,而且你的事业,你的工作,你所开拓的各个方面的东西,是不是可以到此为止,另谋新路?这恐怕是现实社会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考验,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思维。这是讲时机未到,要待时而动,时机已到要与时俱进。那么如果时机变了,时机时运时势,发生了变化,《周易》讲那就应该趋时,就要变通,变通趋时就是紧紧追随时势的发展,抓住新的恰当的机遇。这就是我说的趋时,就是变通者,趋时者也,或者反过来说,趋时就是变通,根据不同的时机,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或者说这就是时中,因时而行中道。
孟子曾经讲过执中,说你坚守中道是非常好的,可是执中无权,犹执一也,你执中无权,没有一个权变,不进行通权达变,只坚持一个道理,是吧,一个模式,不能通权达变,不能随时加以变通,那只能是把道给害了,那是贼道。男女授受不亲,这是道,这是礼也。可是嫂溺援之于手,权也。这个通权达变实际上也就是因时而行道,要对这个道要有所调整。
就比如说我们骑自行车总要有微调,你不可能永远直直地,这样正正直直地走,永远直着走,你非摔倒不可。可是我们不断地拧着这个把,在这样进行一些微调,这个微调就是刚才我说的权。但是它又鼓励中。就是我刚才所说的因时而行中道,这样你才能保证你的顺利地畅行无阻。那么这是所讲的时。所以时这个观念,在《周易》当中出现了58次到60次之间,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讲,用时、时机、时用等等,它的各种情况。所以这样一种观念对我们任何人,对我们现实生活来说都是影响至深,影响很大。中国历代的思想家都在阐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个古老的命题那么刚才我讲了这样三个方面,六个字:尚变、贵中和趋时。那么《周易》它不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些问题上,而且它把这样一些观念,这样一些原则,它从哲学的更高的角度,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加以论证,就提出了阴阳变易思维。其实,刚才我所讲的这样一些,都渗透了它的阴阳思维,阴阳变易的思维。可以说阴阳变易的思维它是我们《周易》的核心,是我们《周易》的最基本的特征,如果离开了这个学说,其它别的学说无从谈起,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阴阳学说,我想它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就我自己而言,我给它概括成四句话,就是《周易》当中的四句话,用《周易》当中的四句话来概括,第一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就是又阴又阳,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阳可以变成阴,阴也可以变成阳,就是阴阳相互转化。那么阴阳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它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
我们看,不能只有天没有地,只有天没有地那就不成其为宇宙:不能只有男人没有女人,有男人没有女人,那就不成其为社会,那就不成其为人类。我们一个社会,你既要有领导,又要有群众,既要有官员,又要有民众,这样才能构成一个社会。那同时还有中外,内外上下,不同的民族,这就是一阴一阳。同时阳中还有阴,阴中还有阳。你比如你们坐在这儿,有男有女,男女就是阴阳,可是不论是男人身上,还是女人身上,你都是由血气构成的,按照中国古代医学,血为阴,气为阳。但是阳中又有阴,这个阴阳又分成阴阳。
我们一天有昼夜,说白天是阳,夜晚是阴。可是白天从午后,午,中午以前是阳,中午以后又是阴,属阴。夜晚子时以前属阴,子时以后又属阳,阴阳当中又各生阴阳。所以我们观察事物就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独阳不生,独阴不成,天下没有孤阴孤阳之物,也没有纯阴纯阳之事。阴阳总是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所以我们看社会,我们既要看到正面,又要看到反面,看到成绩,也要看到缺点。看到我们现在形势一片大好,我们也还要看到它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它背后所潜伏着的可能出现的危险。这就是一阴一阳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