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伤急救处理方法.doc

发布:2017-12-19约4.2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外伤急救处理方法    出血 在任何创伤均可发生 , 是威胁生命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失血量和速度是威胁生命的关键因素 , 几分钟内急性失血1000ml,生命即会受到威胁。 因此必须 采取有效、可靠的方法,分秒必争地止血 。   不同部位的止血方法都有不同。创口小的出血,局部用生理盐水冲洗,周围用75%的酒精涂擦消毒。涂擦时,先从近伤口处向外周擦,然后盖上无菌纱布,用绷带包紧即可。如头皮或毛发部位出血,应剃去毛发再清洗、消毒后包扎。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简单易学的止血方法。 指压止血法 方法   1.头顶部出血:一侧头顶部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耳前方颞浅动脉搏动点。   2.颜面部出血:一侧颜面部出血,用食指或拇指压迫同侧面动脉搏动处。面动脉在下颌骨下缘下颌角前方约3cm处 。   3.头面部出血:一侧头面部出血,可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在颈总动脉搏动处,压向颈椎方向。颈部动脉在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   4.肩腋部出血:用食指压迫同侧锁骨窝中部的锁骨下动脉搏动处,将其压向深处的第一肋骨。   5.前臂出血:用拇指或其余四指压迫上臂内侧肱二头肌内侧沟处的搏动 。   6.手部出血:互救时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胸襟横纹稍上处,内外侧(尺、桡动脉)各有一搏动点 。   7.大腿以下出血:自救用双拇指重迭用力压迫大腿上端腹没沟中点稍下方股动脉搏动处。   8.足部出血:用两手指或拇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踝关节处的足背动脉和足跟内侧与内踝之间的胫后动脉。 包扎止血法 填塞及加压包扎止血法   对软组织内的血管损伤出血,用无菌绷带、纱布填入伤口内压紧,外加大块无菌敷料加压包裹。也可以先用纱布、棉垫、绷带、布类等做成垫子放在伤口的无菌敷料上,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 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的有橡皮和布制两种。在紧急情况下常选用绷带、布带(衣服扯成条状)、裤带、面巾代替。   橡皮止血带止血法是在肢体的恰当部位如股部的中下1/3、上臂的中下1/3,用纱布、棉布或毛巾、衣服等物作为衬垫后再上止血带。用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摾持止血带的头端,将长的尾端绕肢体一圈后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圈,然后用左手食指、中指夹住尾端后,将尾端从止血带下拉过,由另一缘牵出,系成一个活结。   使用止血带止血要注意很多问题:   (1)要严格掌握止血带的适应症,当四肢大动脉出血用加压包扎不能止血时,才能使用止血带。   (2)止血带不能直接扎在皮肤上,应用棉花、薄布片加衬垫,以隔开皮肤和止血带。   (3)止血带连续使用时间不能超过5小时,避免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止血带休克或肢体坏死。每30分钟或60分钟要慢慢松开止血带1~3分钟。   (4)松解止血带前,应先输液或输血,准备好止血用品,然后松开止血带。   (5)上止血带松紧要适当,以上后血止并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度。   (6)用空气止血带时,上肢压力不能超过41kpa(308mmhg),下肢压力不能超过68kpa(512mmhg)。 伤口包扎法   包扎伤口是最基本的急救 ,有 压迫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感染、固定骨折和减少疼痛 的 效果。在紧急情况下,往往手下无消毒药和无菌纱布、绷带等, 可以 用比较干净的衣服、毛巾、包袱皮、白布 代替 。在紧急情况下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周围,用生理盐水将伤口中的污物冲洗干净,再用经过高压灭菌的纱布包扎伤口就更理想了。包扎时不能过紧,以防引起疼痛和肿胀;不宜过松,以防脱落。 绷带使用法   (一)环形法 将绷带作环形缠绕,第一圈作环绕稍呈斜形,第二圈应与第一圈重叠,第三圈作环形。环形法通常用于肢体粗细相等部位,如胸、四肢、腹部。   (二)螺旋反折法 先作螺旋状缠绕,待到渐粗的地方就每圈把绷带反折一下,盖住前圈的1/3~2/3,由下而上缠绕 。 用于四肢包扎。   (三)螺旋法 使绷带螺旋向上,每圈应压在前一圈的1/2处。适用于四肢和躯干等处。   (四)8字形法 本包扎法是一圈向上,再一圈向下,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周相交叉,并压盖前一圈的1/2。多用肩、髂、膝、髁等外。   (五)回反法 多用于头和断肢端。用绷带多次来回反折。第一圈常从中央开始,接着各圈一左一右,直至将伤口全部包住,用作环形将所反折的各端包扎固定。此法常需要一位助手在回反折时按压一下绷带的反折端。松紧要适度 。   用上述方法时,手指、脚趾无创伤时应暴露在外,以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如疼痛、水肿、发紫等。 三角巾使用法   (一)头部三角巾包扎法 将三角巾底边的正中点放在前额弓上部,顶角位到枕后,然后将底边经耳上向扎紧压住顶角,在颈后交叉,再经耳上到额部拉紧打结,最后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用胶布或别针固定 。 (二)三角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