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防治--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症手足口病发病机制 EV71相关性肺水肿、肺出血 早期表现:为非特异性、不典型 胸片:可无异常发现,或表现为双肺纹理增 粗模糊、斑片影。 典型表现: 急性呼吸困难和进行性低氧血症,粉 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 痰呜音或湿罗音。 胸片:有肺水肿表现 呼吸困难4H 呼吸困难12H 神经源性肺水肿的高危因素 年龄3岁 高血糖 白细胞升高 急性迟缓性瘫痪 重症病例—循环系统并发症 神经源性心脏损害 延髓血管运动中枢严重损害,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 休克表现: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发花,湿冷 心动过速 高血压/低血压 心功能降低,心肺衰竭 心率快、手脚凉、血压高/低是最常见的重症表现 尸检:都存在脑实质和脑干病变,无明显心脏炎症 重症病例治疗---一般处理 头肩抬高15~30,保持中立位,有利于减轻颅高压,减少反流 插胃管、导尿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密监护生命体征: 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镇静、止惊 重症病例治疗---氧疗及机械通气 主张早期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正压给氧治疗 早期插管指征: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困难、胸片出现间质性肺水肿或两侧不对称、休克复苏无效 肺水肿、肺出血者:较高PEEP 注意:频繁吸痰不利于止血 * 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 个人预防措施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居室常通风,勤晒衣被;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 托幼机构、小学预防措施 教室、宿舍通风(2-3次/日,持续时间半小时); 每日消毒玩具等物品; 每餐前后清洗餐具和桌面; 定期对门把手、楼梯扶手等消毒; 工作人员出现疑似病例,停止工作; 疑似儿童感染者,应治疗; 凡检出EV71病例,可报请暂停课、停学1-2周,并采取消毒等措施。 * 控制措施 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本病扩散最有效措施 隔离治疗期7-10天 做好密切接触者观察,注意儿童的体温,口、足、手及皮肤疹子,及时发现患者与感染者 做好消毒工作,尤其对玩具、便器,鼻咽、粪便分泌物消毒 控制集体活动,减少人与人接触机会 根据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手足口病的报告 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该病。 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未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应于24小时之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报告病例分“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两类。如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则应在报告卡片“实验室检测结果”栏内选择相应肠道病毒的具体型别,在“重症患者”一栏选择“是、否”为重症患者。 谢 谢! * * * * * * * * * * 肺水肿的发生可以在典型手足口病、临床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基础上发生,也可始终无手足口病表现或神经症状不典型,以肺水肿或肺出血为首发表现。 肺水肿的临床特征是急性呼吸困难和进行性低氧血症。肺水肿的早期表现为非特异性,可有烦躁、心率增快、呼吸 浅快、血压升高等;胸部x线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或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模糊、斑片影。典型表现:常于起病第1~ 5天(多数为1~3 d)突然发生心动过速、呼吸困难、鼻翼扇动、三凹征、口唇发绀、呼吸节律改变、口吐白色、粉红色 或血性泡沫液(痰),或吐咖啡样物,吸痰及气管插管后有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分泌物吸出;肺部可闻及痰呜音或湿罗 音。肺出血可在肺水肿的基础上发生,也可直接表现为肺出血,气道分泌物为血性。 神经源性肺水肿一般是双侧的,但EV-71肺水肿一般是单侧,原因不明。 神经源性心脏损害和神经源性肺水肿有着共同的发病机制,即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 这类患儿胸部x线心影不大,若能恢复,心脏功能可很快恢复正常,而其他嗜心性病毒引起的重症心肌炎往往都有明显心脏增大,心功能恢复相对较慢。对死于肺水肿、心肺衰竭病例尸解后病理学研究发现,这些病例都存在脑实质和脑干病变,而心肌却无明显淋巴细胞浸润或仅有轻微淋巴细胞浸润,主要表现为心肌细胞缺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