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会活动计划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天文学会2015年活动计划表
(十三届一次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学 术 会 议
序号
会议名称
时间
规模
地点
会议内容
资助
联系人
NO.468
中国天文学会学会李淳风天文学史与天文科普教学研讨会暨纪念《麟德历》颁布1350周年
4.10-13
50人
陕西
岐山
1、探讨天文学史与天文科普、天文教学的关系;
2、李淳风天文研究与天文教育思想研讨;
3、对有关李淳风的古天文遗迹进行考察和论证;
4、交流天文科普与天文教学的实践与经验。
3000
孙小淳
NO.469
中国天文学会学会第四届伽利略-徐光启会议
5.4-8
130人
北京
广义相对论的检验;黑洞的观测和证认;相对论宇宙学;
下一代引力波探测器。
3000
袁业飞
NO.470
Probing Active Galactic Nuclei with Radio Techniques
5.25-29
80人
新疆
伊宁
活动星系核中黑洞的吸积(及自旋)、喷流的物理机制及相互关系,AGN射电观测及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多波段交叉研究进展,并针对大射电望远镜的科学和技术进行研讨。
3000
刘祥
(王娜)
NO.471
中国天文学会学会射电天文前沿与技术研讨会
7.6-10
130人
内蒙
古正
镶白
旗
会议日程为3天,参加人数在130左右,会议设(1)射电天文技术;(2)脉冲星;(3)恒星形成与演化;(4)星系宇宙学;(5)射电天文其他领域等多个会议主题,预计学术报告约40-60个。
3000
谭宝林
(王娜)
NO.472
中国天文学会激光测距技术现状与应用发展研讨会
7.18-7.19
40人
昆明
卫星激光测距新技术发展与现状;空间碎片漫反射激光测距技术;卫星激光测距数据处理与应用;漫反射激光测距数据处理与应用;月球激光测距技术发展。
3000
李语强
(李国平)
NO.473
中国天文学会学会天文教育研讨会
7月
20人
待定
交流国内高校天文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经验
研讨高校天文教育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3000
李向东
NO.474
中国天文学会学会第十届张衡学术研讨会
8.23—8.27
70人
青海
德令
哈
本次会议主要内容是通过口头报告、墙报及相互讨论的形式,让国内同行充分交流科研成果与想法,具体包括的研究领域包括分子云的结构、物理性质与运动学特性,分子云与恒星形成,分子云与银河系结构,分子云与天体剧烈活动(超新星、HII区等),分子云与恒星晚期演化,射电仪器研发等。预估参会人员约70人,其中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不少于40人。
4000
江治波
(王晓峰)
NO.475
中国天文学会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望远镜与观测前沿技术研讨会
8.30-9.4
120人
台湾
花莲
邀请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天文望远镜及前沿技术和观测仪器及前沿技术两个主题,展开口头报告交流和研讨。
3000
林素
(李国平)
NO.476
中国天文学会学会第二届“南极星”青年科学家论坛
10月
80人
南京
以天文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题,邀请我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各学术科研机构中从事天文仪器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包括:天体物理、天文技术与方法、光学工程、精密机械及仪器、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等专业)的青年学者参加。
3000
王华茂
(李国平)
NO.477
中国天文学会学会天文学名词研讨会暨第十届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0-11月
40人
待定
名词学术研讨
新词审定
《天文学名词》(1998版)修订
新版《英汉天文学名词》定稿
3000
崔辰州
(赵永恒)
NO.478
中国天文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10月19-21
500
北京
搭建综合、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介绍交流国内外天文学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发展;加强天文界交流与合作;宣传天文科普知识,提高天文学及中国天文学会的社会影响力;为年会举办地服务,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杨戟
NO.479
中国天文学会学会天文科普研讨会
待定
待定
待定
汇报2007年天文科普工作,交流科普工作经验。
3000
朱进
NO.480
中国天文学会学会2014年天文期刊与文献情报研讨会
待定
待定
北京
(1)分析和探讨天文期刊现状和发展;(2)如何提高我国天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3)如何促进信息和文献情报资源的共享;(4)新形势下信息情报资源如何为期刊发展服务。
3000
侯金良
NO.481
中国天文学会第二届时域天文研讨会
7月29日
待定
云南丽江
探讨时域天文领域内的最新进展,包括由于物理状态剧烈变化而引起的灾变性爆发事件(如超新星、伽玛暴、中子星合并等),由物质吸积而导致的剧烈的能量释放现象(如新星、潮汐瓦解事件、活动星系核闪耀等)以及掩食引起的光变(如食变星、地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