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doc

发布:2017-01-12约6.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 课程名称: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 课程学时:72理论+72实作 所属模块名称:数控、模具 主修专业:数控、模具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与所属教学模块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传授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相关理论和技能知识的专业课,为了惯切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理论为辅;较好的处理了理论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主要内容: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基础、零件轮廓的铣削加工、子程序的编程与外形轮廓铣削加工、固定循环编程与孔加工、坐标变换编程综合训练题。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1、掌握数控编程的基础知识; 2、掌握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工艺分析方法,增强编程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运用固定循环指令对实际工作进行编程与加工的方法,提高数控编程与加工中心的技能技巧; 4、掌握数控铣床常用系统的面板操作; 5、运用数控编程的知识进行外形工件,孔加工的实际编程与操作; 6、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和进行一般性维护与保养的方法。 三、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在教学中要充分采用实物示教,演示实验等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先进手段,特重视现场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2、本课程涉及的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两部分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应任意这两部分内容的有机结合,进行一体化教学; 3、目前工厂中涉及了多种系统的编程与操作,在教学中应结合本板的实际条件安排教学; 4、教学中要结合生产实际,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时刻注意数控机床及其系统的变化与发展,使教学不落后于数控技术的发展; 5、教学中要加强技能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一)了解(用▲表示) 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 (二)理解(用◆表示) 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和方法,并且能够进行简单分析和判断。 (三)掌握(用☆表示) 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和方法,并能够初步用其来分析、设计和制作。 (四)应用(用★表示) 要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所学内容和方法,并能够熟练的运用于分析、设计与制作中。 五、考核 本课程采用随堂作业加上机的考核方式。 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讲评。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平时成绩。 上机考核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命题作业,以考试作品评定考试成绩。 成绩以考试成绩为准,平时成绩为参考。 第二部分 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设 (一)课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 授课 实作 模块一: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基础 第1讲 任务一:认识数控机床及其操作面板 2 2 第2讲 任务一:认识数控机床及其操作面板 2 2 第3讲 任务二:数控机床的手动操作 2 2 第4讲 任务二:数控机床的手动操作 2 2 第5讲 任务三:数控程序输入与编辑 2 2 第6讲 任务三:数控程序输入与编辑 2 2 模块二:零件轮廓的铣削加工 第7讲 任务一:平面槽铣削加工 2 2 第8讲 任务一:平面槽铣削加工 2 2 第9讲 任务一:平面槽铣削加工 2 2 第10讲 任务一:平面槽铣削加工 2 2 第11讲 任务二:外形轮廓铣削加工 2 2 第12讲 任务二:外形轮廓铣削加工 2 2 第13讲 任务二:外形轮廓铣削加工 2 2 第14讲 任务二:外形轮廓铣削加工 2 2 第15讲 任务二:外形轮廓铣削加工 2 2 第16讲 任务二:外形轮廓铣削加工 2 2 第17讲 任务三:子程序的编程与外形轮廓铣削加工 2 2 第18讲 任务三:子程序的编程与外形轮廓铣削加工 2 2 第19讲 任务三:子程序的编程与外形轮廓铣削加工 2 2 第20讲 任务三:子程序的编程与外形轮廓铣削加工 2 2 第21讲 任务三:子程序的编程与外形轮廓铣削加工 2 2 第22讲 任务三:子程序的编程与外形轮廓铣削加工 2 2 第23讲 任务四:组合件加工 2 2 第24讲 任务四:组合件加工 2 2 第25讲 任务四:组合件加工 2 2 第26讲 任务四:组合件加工 2 2 模块三:固定循环编程与孔加工 第27讲 任务一:钻、锪与铰孔加工 任务一:钻、锪与铰孔加工 任务二:镗孔与攻螺纹加工 2 2 第30讲 任务二:镗孔与攻螺纹加工 2 2 模块四:中级综合训练 第31讲 任务一: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中级工综合练习(一) 2 2 第32讲 任务一: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中级工综合练习(一) 2 2 第33讲 任务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中级工综合练习(二) 2 2 第34讲 任务二: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中级工综合练习(二) 2 2 模块五:坐标变换编程 第35讲 任务一:极坐标系与局部坐标系 2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