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学区统考2025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学区统考2025届中考历史适应性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列宁说:“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因为这一天
A.彼得一世开始改革
B.亚历山大二世宣告废除农奴制
C.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D.俄国农民通过赎买获得土地
2.下表是对苏联与东欧国家经济合作的统计。据此可知,当时
1947年2月
苏联与罗马尼亚签订贸易和航海条例
1947年7月
苏联同保加利亚签订货物交换和支付协定
1947年8月
苏联同波兰签订贸易协定
1947年12月
苏联同捷克斯洛伐克签署供货和支付协定
1948年2月
苏联先后同罗马尼亚等国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1949年1月
苏联、保加利亚等六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A.欧洲统一市场初步形成
B.各国相继放弃贸易保护政策
C.东欧国家出现经济危机
D.苏联正努力打造经济共同体
3.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而设立的。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要继承并弘扬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
A.艰苦奋斗B.爱国主义
C.开拓创新D.乐观主义
4.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对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史实解读正确的是
A.图1条约签订,说明清政府沦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图2现象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民主政府
C.图3场景标志着中华民族摆脱民族压迫实现了完全独立
D.图4反映的史实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垮台
5.“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急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下列事件与电文内容相关的是
A.创办黄埔军校 B.北伐战争 C.《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D.重庆谈判
6.1929年10月24日美国无数昔日的“百万富翁”一觉醒来便一贫如洗。一些开船出海游玩的富人们回来后发现,他们已变成了身无分文的贫民。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经济大危机 D.罗斯福新政
7.“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它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在中国,五四运动以后,这些条件逐步具备了。”据此得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是
A.共产国际的援助
B.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8.称赞他“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兰考人民评价他“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邓稼先
9.“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
A.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
B.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C.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D.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
10.“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11.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伏尔泰这样做的意图是
A.尊崇中国的传统文明
B.呼吁东西方文化交流
C.重建法国的道德伦理
D.倡导自由平等,反对特权
12.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在历史文献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这一概念的内涵是
A.欧洲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
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
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
13.合作是现代社会倡导的基本理念,友善正当的合作能够实现双赢;促进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但不是所有的国际合作都能在历史上留下光彩的一笔,对比近现代的众多国际合作,我们会有很多思考和感悟。结合下列提示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世界近代史上“私己同盟酿灾祸”引发了什么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这次战争的性质是什么?世界现代史上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