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内外煤制油技术(重要).ppt

发布:2017-11-08约7.77千字共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开发国 工艺名称 开发时间 形成规模 技术特点 德国 Betgirs法 1921 5t/d 试验装置 德国 IG 1935~39 12套,42.3Mt/a 70MPa 英国 I.C.I 1929 100t/d 烟煤,70MMP 日本 中国 1936 3.3万t煤/a 试验工厂 美国 C.C.C 1952 300t煤/d 30-40Mpa 德国 IGOR 1981-87 200t煤/d 470°、30Mpa 美国 H-Coal 1979-82 600t煤/d 工业试验厂 日本 NEDOL 1996 150t煤/d 17~20Mpa 前苏 ST-S 1986~90 7t煤/d 低压法 中国 NEDOL 1982 0.1t煤/d 小型连续试验装置 1996-2000年 完成中美、中德、中日合作3个百万吨级 工厂预可行性研究 2000年后 神华示范工程工艺优化研究(863计划), 高催化剂开发、应用(863计划) CDCL工艺开发基础研究(973基础研究) 特 点 由跟踪研究和技术储备转入目标研究和 技术发展研究;针对中国建设示范工程 进行前期工作 关于技术问题 国外有50多年的工业化历史 国内正在开发中 大规模工程开发,工业示范运行,工程技术能力 工艺优化,适合中国市场需求 国内外最具实力的研发队伍 (3)间接液化 (3)间接液化 轻柴油: 0.2% ---- ---- ---- 45 辛烷值 芳 烃 烯 烃 十六烷值 产品柴油 0 70 含硫 原料消耗 水消耗 发动机燃料 转化效率 ( t 煤/t 产品) (t原水/t产品) (%) (%) 4~6 10~12 60~75 40~42 煤液化可以得到优质、洁净的液体燃料及其它化工产品 关于经济性问题, 与直接液化相近 与产品结构及市场价格关联紧密 原油价格关系,高油价下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经济性有待工业示范验证 (3)间接液化 关于原料煤消耗 煤种、煤质主要取决于气化技术的匹配和选择 按照6吨原燃料煤生产1吨合成产品,如形成3000万吨产能,需要消耗煤炭约1.8亿吨 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可能达到约30亿吨,煤制油5000万吨规模,合计用煤2.6亿吨,占8.7% 中国目前用煤水平,采取节能减排技术,节煤潜力3亿吨以上 (3)间接液化 2010年后进入产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