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评估汇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临沧市体育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评估报告
根据全市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目标和任务,现将我市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执行情况评估如下:
一、“十一五”规划主要发展目标执行情况
(一)建立具有特色的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高体育人口比例,增强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
认真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第二阶段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规划引导发展,逐步改善全民健身环境,努力构建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指导、健身与竞赛活动、体质测试、教育培训六大全民健身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全民水平。
实现大众项目普及化特色项目品牌化。实施国民体质监测,加强对全民健身的科学指导。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使其在组织引导全民健身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2、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工作。加强宣传和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力量,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加对单项体育协会的扶持,发展特色单项体育协会,形政府引导、协会主导、全民参与的。
(二)夯实基础,积极培养输送竞技体育人才
1、建立健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建设,完成全市17所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重新布局。
2、建立健全对教练员、运动员、输送学校、输送教师的奖励制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积极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3、加强对教练员、裁判员、体育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和晋级培训。
(三)加强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强身健体需求
市级公共体育场(馆)项目建设用地得到落实,项目建设已开工。县级体育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成绩突出。
(四)积极培育体育产业
以体育彩票销售为重点,体育产业发展开始起步。
二、主要任务落实情况
“十一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基本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党的组织建设和机关作风建设得到加强
1、坚持党的领导和四项基本原则,组织党员干部学习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组织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2008年市局机关支部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全市“优秀基层党组织”,2009年市局被市委表彰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和“优秀单位”。个人捐款5400元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集体捐资1000元支持全市抗洪救灾;组织干部职工捐款2700元和缴纳5950元“特殊党费”支持四川地震灾区;集体捐资12000元、个人捐款3520元支持扶贫挂钩村开展抗旱救灾。通过活动,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工作取得明显实效。
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有为有位,有位有为”的理念,认真开展“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主题教育、“三力”主题实践、创建和谐机关、实施首问责任“三项制度”与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做客“政风行风热线”、开展“走千户访万名移民”、公开服务承诺、政务党务公开等活动,机关作风得到明显改善。按照创建学习型班子、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单位的要求,组织干部职工进行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建立健全局机关学习长效机制,干部职工的素质明显提高。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和业务考试,合格率达100%。
(二)体育工作宣传力度进一步深入
利用会议、宣传展板、布标、电台、电视台、报刊、政府信息网络平台、临沧体育信息、举办各类运动会和节假日体育系列活动等对工作进行全面宣传。五年来,新闻媒体宣传报道700多次、刊登宣传文章300多篇,《临沧体育信息》刊登信息简讯1100多条。据统计,全市共投入体育宣传经费20万元左右。
(三)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成效明显
按照《中共临沧市委、临沧人民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党建、扶贫挂钩帮扶联系制度的意见》要求,先后派出3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到挂钩村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筹资22万元帮助挂钩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党建、扶贫帮扶工作;投入10套篮球架和一批体育运动器材,帮助挂钩村建设体育文化阵地,工作成效明显,得到人民群众好评。
(四)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1、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全民健身框架与基层体育组织网络。每年举办军民“鱼水情杯”篮球赛、迎新春穿城赛、登山赛和业余运动会等体育活动;积极协助有关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