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笔迹检验原理及笔迹特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字形特征 (1)基本笔画的长短 (2)基本的运笔方向 (3)基本的运笔形态 3.字体特征 4.字的大小特征 5.文字的整体布局特征 (1)字行的方向与形态 (2)字间、行间的间隔 (3)字行与格线的关系 (4)页边的大小与形态 影响因素: ① 笔的种类 ② 持笔位置 ③ 字数 ④ 纸幅 字的大小作为反映书写习惯的笔迹概貌特征之一,在笔迹检验中具有一定的鉴别意义。 (二)局部安排特征 1.分段开头位置特征 2.程式语安排特征 3.字间组合特征 (三) 文字写法特征 1.现行规范写法 2.异体写法 (1)繁体字 (2)旧异体字 常见异体字 旧异体字 杯 矩 是 挂 括 胡 乃 咳 罕见异体字 (视) (野) (粗) (混) (婪) (最) (侃) (咱) 二次简化字 (3)曾用简化字 1977年12月20日 248个 (4)地区性习俗简化字 (5)职业性习俗简化字 3.行草写法 4.简缩写法 5.外来写法 牌 要 卡 胎 检材 样本 案例 北京“2·11”案(1) (四)错别字特征 1.错字 (1)笔画的增减 (2)结构的颠倒 错字在笔迹检验中的特殊意义: ①具有稳定性 ②具有特殊性 检材 样本 案例 北京“2·11”案(2) (1)同音别字 义无反(返)顾 大放绝(厥)词 直接(截)了当 流言非(蜚)语 崇洋迷(媚)外 2.别字 (2)形近别字 负偶(隅)顽抗 如火如茶(荼) 鬼鬼崇崇(祟) 签暑(署)针炙(灸) (3)义近别字 残(惨)无人道 辣(棘)手 (五)搭配比例特征 1.搭配特征 搭配特征是指笔画或偏旁之间交接部位和相对位置的高低、远近关系。 (1)笔画的交接位置 (交接位置偏高) (交接位置适中) (交接位置偏低) (2)邻位笔画的距离 (3)偏旁之间的位置 比例特征是指笔画和偏旁之间的大小、长短、宽窄的关系。 (1)笔画的长短 2.比例特征 (2)偏旁之间的大小 笔顺是指书写时形成每一笔画的先后顺序。 1.笔顺的分类 (1)规范笔顺 (2)通用笔顺 (六)笔顺特征 * * 第十三讲笔迹检验原理及笔迹特征 一、笔迹检验的科学依据 (一)笔迹检验及笔迹学概述 (二)笔迹检验原理 二、笔迹特征 (一)笔迹的概貌特征 (二)局部安排特征 (三)文字写法特征 (四)错别字特征 (五)搭配比例特征 (六)笔顺特征 (七)运笔特征 (八)笔痕特征 参考书: 一、笔迹检验的科学依据 1.笔迹检验概述 (1)笔迹检验 笔迹检验是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的比较鉴别,确定其是否为同一人笔迹的专门手段。 (一)笔迹检验及笔迹学概述 ①物证笔迹与嫌疑人的笔迹是否同一人笔迹 ②一份文件上的几部分笔迹是否同一人笔迹 ③多份文件物证上的笔迹是否同一人的笔迹 (2)笔迹检验的任务 ①根据笔迹认定作案人 ②根据笔迹串并案件 ③根据笔迹鉴别文件的真伪 ④根据笔迹发现犯罪嫌疑人 ⑤根据笔迹确定参与作案的人数 (3)笔迹检验的作用 (1)笔迹学的概念 笔迹学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字学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研究书写人笔迹的形成,书写人书写习惯的规律和特点,以及笔迹检验的原理和方法,确定笔迹书写人的一门应用学科。 2.笔迹学 ①笔迹形成的生理、心理基础 ②笔迹自身发展演变的规律 ③笔迹的构成及其变化规律 ④笔迹特征的价值 ⑤笔迹检验的方法 (2)笔迹学的研究内容 ①自我实践法 ②深入观察法 ③抽样统计法 ④具体分析法 ⑤积极实践法 (3)笔迹学的研究方法 3.言语效应器及其机能 (1)条件反射的建立 俄国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的“条件反射理论” 4.书写活动 ① 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是有机体对外界和内部刺激的规律性的应答。 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解剖学基础,即从刺激到反应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环节。 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建立起来的,是大脑皮层有关中枢之间的“暂时联系”接通的结果。 A.后天获得的 B.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C.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相结合。 ②条件反射的形成 ①书写有关中枢调节感受器接受刺激物的作用 ②书写运动中枢根据对刺激物的感知,发出外导神经冲动到达书写运动器官 ③手、肘等肌肉群的运动,作出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