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反应谱分析步骤.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E2 反应谱分析步骤:
一、质量转换
1、 将自重转化成质量(模型结构类型),务必在此处进行自重的转化。
2、 将带有质量块的荷载转化成质量(模型质量将荷载转化成质量)
二、定义弹塑性材料本构
1、在“设计RC 设计 RC 设计参数/材料”中,选择 08 抗震细则,为后期提供普通钢筋的
双向箍筋定义。
说明:新版本中 mander 本构如果在模型中已经对截面配筋的话,程序就可以根
据材料和截面自动生成相应的约束混凝土本构,为了实现程序的强大功能,所以
在定义混凝土本构前,先选择相应的规范和对相应的截面进行配筋设计,操作流
程见下图:
2、在“设计RC 设计 RC 设计截面钢筋”中,定义墩柱的普通钢筋
3、 在“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弹塑性材料特性”中,定义材料本构。
本构定义说明:
进行 mander 混凝土的本构定义,分别定义素混凝土本构和矩形截面约束本构。
流程见下图。被红线框住的地方记得要修改下,因为在中国混凝土标号采用的是
立方体,而韩国、日本等用的是圆柱体标号,所以之间存在换算关系,我给的是
倍的关系。在抗震中用的是圆柱体标号。
三、定义反应谱荷载工况
1、在“分析特征值分析”中进行定义(模态分析或者振型分析)
说明:做地震响应分析时,采用 Ritz 向量法,直接求取被激活的有效振型,保证定义方向的
振型参与质量系数之和不小于 90%。
2、反应谱函数定义
在“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函数”中定义。
A、水平向反应谱函数定义
B、竖向反应谱函数定义
4、 反应谱荷载工况定义
5、 在“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荷载工况”中,分别进行 EX、EY、EZ 三个方向地震响
应荷载工况的定义。
四、若要考虑 P-delta 效应的话,需定义 P-delta 分析。在“分析P-delta 分析控制”中定义。
五、点击“运行按钮”或者按键盘 F5 键,进行分析。
六、在“结果荷载组合”中,进行混凝土的荷载组合。
七、构件的 RC 抗震设计
1、在“设计RC 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类型定义”中进行模型单元中构件类型的定义。
2、对于桥墩,要定义该构件的“弯矩-曲率关系”。
3、定义墩柱的自由长度
在“设计一般设计参数自由长度”中定义
在“设计一般设计参数计算长度系数”中定义
4、在“设计RC 设计运行 RC 设计抗震设计”中进行设计
5、设计结果查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