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质量检测7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doc

发布:2018-05-15约1.3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阶段质量检测(七)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2017届黑龙江哈尔滨四模)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液就是内环境 B.与组织液相比,血浆含较多的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 C.体内细胞依赖于内环境,但不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D.稳态指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稳定不变 解析:体液是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总称,而内环境仅由细胞外液组成,A错误;由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所以与组织液相比,血浆中含有较多的纤维蛋白原等物质,B正确;体内细胞依赖于内环境,同时自身的代谢产物也要分泌到内环境,所以细胞也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有关,C错误;稳态是指正常机体在调节作用下,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D错误。 答案:B 2.(2017届重庆市九校三联)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钠离子浓度乙处比甲处低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0 mV C.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解析:图1中的电极置于膜的两侧,根据Na+在细胞内外的分布可知,乙处的Na+浓度远大于甲处,A错误;图2中的电极都置于膜外,因膜外的电位相同,所以所测电压为0 mV,B正确;在图2中的①处给予适宜刺激,随着兴奋的传导,两个电极不同时兴奋,所以每个电极所处位置兴奋时,与另一个电极之间具有电位差,于是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错误;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右侧电极能兴奋而左侧电极不能兴奋,所以会检测到一次电位变化,D错误。 答案:B 3.(2017届四川泸州市四诊)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膜的电位逆转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解析:存在于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以突触小泡形式被运输到突触前膜,再以胞吐形式运出细胞,在此过程中需要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突触小体是轴突末端膨大的部分,只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将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若发生抑制,则突触后膜不会出现电位逆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 答案:A 4.(2018届河北省石家庄模拟)右图是某突触结构示意图。已知乙酰胆碱在该突触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释放与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关于该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其合成反应属于吸能反应 B.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 C.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若D酶失活,则该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兴奋或抑制 解析:据图可知,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其合成过程中需要线粒体供能,故该反应属于吸能反应,A项正确;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胞吐释放到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B项正确;突触小泡是由高尔基体分泌出来的,相当于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C项正确;由图可知,D酶能使乙酰胆碱失活,D酶失活,会导致乙酰胆碱(兴奋性递质)持续起作用,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D项错误。 答案:D 5.(2017届辽宁沈阳八模)人体皮肤瘙痒的感觉与一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有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痒觉和痛觉的形成都属于人体的条件反射 B.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C.当神经递质进入受体细胞后,会引起后者兴奋或抑制 D.神经递质、激素、抗体等细胞间信息分子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灭活 解析:痒觉和痛觉的形成都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条件反射,A错误;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B正确;神经递质不会进入受体细胞内,只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C错误;抗体不属于细胞间信息分子,D错误。 答案:B 6.(2017届上师大五模)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直接联系的活动是(  ) A.上课时边听讲边记笔记 B.听到老师提问后举手 C.某位打瞌睡同学的大腿被同桌用牙签刺了一下后猛的一抖 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姓名 解析:A、B、D是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C是非条件反射,大脑皮层不参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