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论保险诈骗罪》_精品.doc

发布:2018-04-10约7.3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 论保险诈骗罪 姓 名: 学 校: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目 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正文…………………………………………………………………………(1) 一、绪论……………………………………………………………………(1) 二、本论:…………………………………………………………………(1) (一)保险诈骗罪概念及其犯罪构成……………………………………(1) (二)保险诈骗罪的刑罚适用………………………………………………(3) 1、自然人犯本罪的刑罚规定…………………………………………………(3) 2、单位犯本罪的刑罚规定……………………………………………………(3) (三)保险诈骗罪的司法认定………………………………………………(3) 1、保险诈骗罪的共犯问题……………………………………………………(4) 2、保险诈骗罪的既遂与未遂问题……………………………………………(4) 3、保险诈骗罪的数罪问题……………………………………………………(5) ? (四)保险诈骗案的防范对策………………………………………………(6) 1、保险诈骗案的防范措施……………………………………………………(6) 2、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6) 3、运用法律武器,严肃查处诈骗犯罪分子…………………………………(6)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保险人员的素质……………………………………(6) (五)保险诈骗犯罪探析………………………………………………………(6) 三、结论……………………………………………………………………(6) 参考文献 ……………………………………………………………………(8)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事业的迅速发展,群众的保险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购买保险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一些利益熏心的人,在办理保险时故意隐瞒事实不如实告知,利用保险制度上的一些漏洞 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所诈骗的保险金额都比较大,一旦得逞,不仅严重扰乱了保险业的发展进而危及人民所享有的保险福利,而且还会给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我国1997年修订刑法时已经把本罪收入新刑法,从而以打击破坏保险秩序的保险诈骗活动,提供了切实的法律依据。 [关键词]??? 保险制度 保险金 诈骗 犯罪构成 论保险诈骗罪 打击保险诈骗犯罪,维护正常的保险制度,对于保证保险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保障个人的生活安定,减少社会财富损失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保险诈骗罪: 一、保险诈骗罪概念及其犯罪构成 根据我国刑法第198条的规定,所谓保险诈骗罪,是指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或者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或者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保险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一般只能由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构成。本罪在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故意,其目的是非法占有保险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双重客体,即保险公司的财产所有权和国家的金融秩序。 正确分析保险诈骗罪的客观特征是认定本罪的核心,因此,下面本文将对刑法所规定的三种保险诈骗罪的形式进行分析。 l、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 这种情形是指投保人为获取保险金,故意使用虚假的证明材料或虚构事实编造保险标的,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骗取保险金的行为。所谓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是指行为人为了骗取保险金,违背保险合同的最大诚信原则,在保险合同订立和履行中虚构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保险对象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这是最常见的保险诈骗表现形式。而从司法实践的实际情况看,虚构保险标的并不限于虚构完全不存在的保险标的,还存在故意夸大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情况。笔者认为这种意见是正确的,在实践中,如果行为人超出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进行恶意投保、重复投保的(仅限于财产保险),都应当以保险诈骗罪论处。 2、投保人、受益人对被保险人的故意杀害、故意伤害,骗取保险金 该种诈骗行为主要是针对人身保险而言的。投保人、受益人为了骗取保险金,故意加害被保险人,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疾病。这种行为主要存在于具有保险利益的人之间,行为人所采取的手段主要是杀害、伤害、虐待、遗弃、爆炸、放火、投毒、传播传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