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模拟电子电路技术全解.ppt

发布:2017-01-27约6.89千字共8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放大的概念与放大电路 的性能指标 一、放大的概念 二、性能指标 1. 放大倍数: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 2.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3. 通频带 §2.2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 二、设置静态工作点的必要性 二、设置静态工作点的必要性 静态工作点的计算方法: 三、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波形分析 四、实用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静态工作点合适:合适的直流电源、合适的电路(元件)参数。 动态信号能够作用于晶体管的输入回路,在负载上能够获得放大了的动态信号。 对实用放大电路的要求:共地(两个并联端口)、直流电源种类尽可能少,电源和负载上无直流分量。 两种实用放大电路:(1)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2)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2.3 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一、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直流通路 确定原则:① Us=0,保留Rs;②电容开路; ③电感相当于短路(线圈电阻近似为0)。 2. 交流通路 确定原则:①直流电源视为短路(内阻为0) ; ②大容量电容视为短路; ③大容量电感视为开路。 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阻容耦合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二、图解法 应实测特性曲线 2.电压放大倍数的分析 交流通路-交流负载线 3. 失真分析 截止失真(Q点过低) 消除方法:增大Rb,减小Rc,减小β,减小VBB,增大VCC。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值的求法 (假设饱和区和截止区不计) 对于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分下列情况求解: (1)Q点偏低 (2)Q点偏高 (3)Q点居中 放大器的动态范围与Q点的位置有关。 Q点在什么位置,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最大? 接有负载时的直流负载线与交流负载线,Uom 接有负载时Uom的求法 讨论:基本电路与输出特性Q点如下(教材pp.94) 三、等效电路法分析放大电路 半导体器件的非线性特性使放大电路的分析复杂化。所谓等效就是:基于线性元件建立器件模型,从而近似地描述非线性器件的特性。 2. 晶体管的h参数等效模型(交流等效模型) 在交流通路中可将晶体管看成为一个二端口网络,输入回路、输出回路各为一个端口。 在低频、小信号作用下的关系式 结合晶体管特性曲线,分析h参数的物理意义 BJT完整小信号模型——混合 ? 模型 完整混合 ? 模型 简化的混合 ? 模型 (忽略基区宽度调制效应) 模型参数计算方法? 简化的混合?模型 简化的h参数等效电路-交流等效模型 3. 共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3. 共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2)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讨论一 用NPN型晶体管组成一个在本节授课中未见过的共射放大电路。 讨论二 讨论三: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讨论四: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讨论五:波形分析 §2.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一、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二、静态工作点稳定的典型电路 2. 稳定原理 Re 的作用 3. Q 点计算 4. 动态分析 阻抗反映法 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方法 引入直流负反馈 温度补偿:利用对温度敏感的元件,在温度变化时直接影响输入回路。 例如,Rb1或Rb2采用热敏电阻。 它们的温度系数? 讨论一 §2.5 晶体管放大电路的三种接法 一、基本共集放大电路 2. 动态分析:电压放大倍数 2. 动态分析:输入电阻的分析 2. 动态分析:输出电阻的分析 二、基本共基放大电路 2. 动态分析 三、三种接法的比较:空载情况下 接法 共射 共集 共基 Au 大 小于1 大 Ai β 1+β α Ri 中 大 小 Ro 大 小 大 频带 窄 中 宽 讨论一: 图示电路为哪种基本接法的放大电路?它们的静态工作点有可能稳定吗?求解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表达式。 讨论二 讨论二 §2.6 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 一、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判别组态: 共源、共栅和共漏 静态分析:设置工作点 动态分析:分析放大器性能 二、场效应管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方法 2. 自给偏压电路 3. 分压式偏置电路 3. 分压式偏置电路 三、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2. 基本共源放大电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