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充电器毕业论文讲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
多功能充电器电路设计
学 院
教 学 系
班 级
姓 名 安 妮
指导教师
2014年5月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意义 1
1.2 研究目的 1
1.3 课题研究范围和技术要求 2
1.4 国内外发展概况 2
1.5 指导思想 5
2 多功能充电器电路设计 6
2.1 方案选取 6
2.2 单元电路设计 8
2.3 充电器整机电路 10
3 电路制板 14
3.1 Protel电路图 14
3.2 PCB板图 15
4 硬件电路制作与调试 16
4.1 电路制作 16
4.2 电路调试 17
总 结 18
谢 辞 19
参考文献 20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研究目的
培养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毕业设计巩固提高已学的技术知识,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已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同时培养端正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安全意识。
课题研究范围和技术要求
国内外发展概况
1.5 指导思想
巩固所学知识,掌握设计方法,培养设计能力。掌握制作方法。通过设计,对电子电路设计、分析、电路制作与调试有深入理解和掌握。
电路设计
方案选取
电路设计有以下几种方案可以选取
方案一:
图2-1 AT89C51只能充电器电路
方案二:
图2-2 充电器主电路原理图
UCC3895是TI公司生产的专用于PWM移向全桥DC\DC变换控制的新型芯片,可工作于电压模式,也可工作在电流模式下并且可实现输出脉冲占空比从0到100%的相移控制,软启动和软停止可按要求进行调节,PIC单片机与UCC3895共同组成控制器部分,相对于只是用单片机控制器的方式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软件设简单,运行稳定等特点
如图2-2、2-3所示基于UCC3895与PIC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
图2-3PIC单片机电路图
方案三:电路
图2-原理框图
单元电路设计
电路整体分为部分电路电路1、电路设计
电路
电源电路
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控制电路(2)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从变压器送过来的8-10V交流电压经由二极管VD1-VD2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后,在有大容量电容器C1滤波,并在此电容器上建立一个12V左右的不稳定的直流电压。此直流电压作为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压从电路的左边输入,由电容器C2和电阻IC27805组成的稳压电路调整后,从电容器C3的两端输出稳定的3.2V直流电压。2、电路设计
(1)电路
(2)
放电电路:由运放IC1-b及周围元器件组成。放电电流由R6决定,一般放电电流为电池容量的15。开始放电时按下AN2,IC1-b的“+”端电位高于“-”端,⑦脚输出高电平,VT3导通,K吸合,充电电池电压经R7加至运放“+”端,维持“+”端电位高于“-”端。同时绿色LED3点亮,指示正在放电。随着电池电压的降低,当“+”端电位低于“-”端时,⑦脚输出低于电平,VT3截止,K失电释放,并将充电电池接入充电电路。此时放电结束,充电开始。
()电路为补偿自放电,使蓄电池保持在近似完全充电状态的连续小电流充电。又称维护充电(浮充)。电信装置、信号系统等的直流电源系统的蓄电池,在完全充电后多处于涓流充电状态,以备放电时使用。
是用来弥补电池在充满电后由于自放电而造成的容量损失。充电电路由运放IC1-a及周围元器件组成。可调电位器RP1通过R1接至5V稳定电压。调节RP1可使IC1-a的“-”端提供不同参考电压。运放“+”端与输出端之间接一反馈电阻R2。同时又经R3接至充电电池正极。两只红色发光二极管LED1、LED2与RP2、VT1、VT2、R5组成可调恒流电路,发光二极管起充电指示和提供基准电压的双重作用。开始充电时按下AN1,运放输出低电平,恒流电路工作。
由于电池电压低于运放-”端设置的电池充满终止电压,故运放保持低电平输出,充电继续进行。随着电池电压的升高,当IC1-a+”端电位升至大于-”端时,运放输出高电平,恒流电路停止工作,充电结束。电阻R2的作用是在充满临界状态时加速状态转换并锁定此时状态,即使电池电压降下来也保证不重复充电。VD5使在停止充电时,VT1、VT2能更可靠地截至。
充电器整机电路电路制板
早期的PROTEL主要作为印制板自动布线工具使用,运行在DOS环境,对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