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十讲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了解:普查和抽查的意义.
2.理解:频数、频率、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概念.
3.掌握: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和它们之间的转化.
4.会:分析各种统计图,从中获取信息来解决问题.
5.能:根据统计图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一、数据的收集
1.全面调查:考察_____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只抽取_______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
据推断_____对象的情况.
3.总体:要考察的_____对象称为总体.;4.个体:组成总体的_______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5.样本:被_____的那些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_____称为样本容量.
7.数据收集的常用方法为_____调查和_____调查.;二、数据的整理与描述
1.常见的统计图及其特点:
(1)扇形图:用___________来表示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能
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_______.
(2)条形图:用_______________来表示数据的大小.能清楚地
显示每个项目(即每组)的_________.
(3)折线图:用连接表示数据的各个点的_____来表示数据.能
清楚地反映出事物的变化情况与趋势.;2.频数与频率:
(1)频数:在统计数据中落在不同小组中_____的个数,叫做
频数.
(2)频率:频率是指每个对象出现的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的比值.;3.频数分布直方图及其绘制:
(1)频数分布直方图是以小长方形的面积来反映数据落在各个
小组内的_____的大小.
(2)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是:
①计算_______与_______的差,即极差;
②决定组距与_____;
③列___________;
④画_______________.;1.为了了解某班同学的年龄,对全班同学进行的调查是
_________.
2.为了调查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人数,在30天里对进
园人数进行了统计.这个调查是_________.考察对象是
_____________,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本
是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对九(1)班全班同学“你最喜欢的球类项目是什么?(只
选一项)”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把所得数据绘制成如图所示的
扇形统计图.由图可知,该班同学最喜欢的球类项目是_____.;4.要反映我市某一周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宜采用
_____图.
5.一个样本含有下面10个数据:52,51,49,50,47,48,50,51,
48,53,则最大的值是___,最小的值是___,如果组距为1.5,则
应分成__组.
6.一组数据共50个,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一、二、三、四组
的数据个数分别为2,8,15,20,则第五小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
为__,____.;热点考向 一 数据的收集
【例1】(1)(2013·黔西南州中考)下列调查中,可用全面调查的是( )
A.了解某市学生的视力情况
B.了解某市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C.了解某市百岁以上老人的健康情况
D.了解某市老年人参加晨练的情况;(2)(2013·内江中考)今年我市有近4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1 000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B.近4万名考生是总体
C.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D.1 0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思路点拨】(1)收集数据的调查方式的选择→“全面调查”“抽样调查”的特点→作出判断.
(2)根据对总体、样本、个体及样本容量的理解作出选择.;【自主解答】(1)选C.当所调查的对象个体数目较少时,适合全面调查.
(2)选C.根据样本、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的意义求解,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这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总体是:近4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个体是: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样本容量是:1000.故选C.;【名师助学】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选择
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全面调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全面调查得到的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全面调查;
②当考察的对象很多或考察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察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全面调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热点考向 二 数据的表示(统计图、表)
【例2】(2013·泸州中考)某校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艺术活动,举办了四个项目的比赛.它们分别是演讲、唱歌、书法、绘画.要求每位同学必须参加,且限报一项活动.以九年级(1)班为样本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绘成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