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自动化专业2012年度建设进展报_精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自动化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现将20年度该项目的建设情况总结如下。2011年,我院依据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宽厚,综合素质较高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自动控制技术课程群体系链课程和主要结构
该课程群经过3年的磨合淬炼,不断的总结完善,目前运行情况良好。2012年,经过慎重考虑、深入探讨后,着重对以下课程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改革:
1、简化、删除原《电气控制技术及PLC》课程中关于“继电器控制”的部分内容,该内容放置生产实习中讲解实操。
2、通过与企业现场工程师的交流讨论,根据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放弃原《电气控制技术及PLC》课程中“Panasonic(松下)系列PLC”的讲解,改为目前主流的“SIEMENS(西门子)S7系列PLC”的讲解。同时,将讲解的重点移置系统组成。
3、根据目前企业的要求,将《工厂供电》由32课时改为64课时,增加自动化学生电力方面知识点的要求。
4、依据目前工业的发展现实,对《运动控制》部分内容调整,缩减交流电机拖动的课时,增加“步进电机”“伺服系统”“矢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5、目前正在讨论《单片机原理》课程内容的改革,增加关于ARM控制器内容的讲解与试验。
进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在课程设置、学时安排、课程联系、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任课教师之间的磨合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不断的进行总结改进,再总结再改进。
三 探索、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2012年,我院针对“理论基础扎实、宽厚的特质,决定了我校毕业生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前景”这一课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加强认识,统一思想,特别强调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为“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宽厚,综合素质较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安排教授担任低年级课程,以期用教授渊博的学识吸引学生,用教授扎实的理论培育学生,用教授严谨的作风感染学生,用教授谦虚品格塑造学生。
2012年教授担任专业基础课情况如下表所示。
姓名 职称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授课年级 张继军 教授 微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工程10电气控制技术及PLC 电气自动化技术10 张修太 副教授 模拟电子技术自动化10电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1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子信息工程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通信工程(专升本)12单片机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09 马金元 副教授 自控原理 电气自动化技术10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0自动化10自动化(专升本)12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特色专业建设点
自控技术
核心控制器
自控技术
对象
以《电子技术》为基础内容
以《微机原理》《单片机技术》为核心内容
以《电机拖动》为主要内容
自控技术
信号输入
以《自动控制原理》作为贯穿整个自动控制技术课程群的控制策略与控制思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