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下的物流整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供应链下的物流整合 引言 1、某大型民营物流企业:几年来发展很快,已经达到了上亿的资产。为某个大型食品企业搞物流,运输与仓储价格一降再降,在运输量略微增加的前提下,运输的业务收入从2600万元/年降到1900万元/年,但客户还是希望再降。 仓储价格降到0.30—0.40元/天*平方米,但客户也还是希望再降。 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压得该企业透不过气来。在仓储和运输上继续降低成本余地实在不大。 2、某大型物流企业,在全国有一百多个网点,为著名的跨国计算机企业提供门到门的全国范围的物流服务。双方合作已经有四、五年的历史,该跨国计算机企业在中国的销售每年以 30%以上的幅度上升。但该跨国企业要求每年的物流成本必须下降 5%--10%,而且年复一年,年年如此,究其原因只有一条——客观的市场竞争要求如此,所以整个供应链的成员都必须如此。显然,单纯的每年要求运输和仓储成本降低 5%--10%是不可能的,但客户的要求也是不可抗拒的。 物流业务的出路何在 *还是前面第一个例子——该民营物流企业努力提高货物配送的准时率,缩短了定单处理时间,结果那个食品企业发现该公司的糖果的销售额提高了 11%,得到的启发是,要从单纯的运输管理提高到定单管理——出路在于,扩大整合范围 *还是前面第二个例子——该物流企业努力提高物流服务的附加价值,代客户进行计算机主机和监视器的组配,大大节省了运输费用,减少了库存——出路在于,提高整合深度 一、中国物流的发展现状 中国现代物流的业务量分布大致为—— 长江三角洲 40% 珠江三角洲 30% 京津唐地区 20% 其他地区总计 10% 这个情况基本上与这些地区引进外资和国际贸易的情况相接近。 物流境况--- 空运 现状: 中国目前所拥有的600架商用飞机从德尔塔 CRJ 40 型到波音747型,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中国目前所投入运作的148个机场, 有六成处于不良状况,每日登陆机场飞机少于30架次. 外资运输行正在中国寻求更多的 登陆许可. 而进一步发展是基于中美双方根据在刚签署的双边协议中,所承诺的每周110架次着陆权, 而由于欧洲国家在数量上的优势,因此中欧协议前景较为乐观. 物流境况--- 空运 发展趋势 截至2008年,中国将增加飞机订单至1200架次,到2012年将增至1700架. 到2008年为止, 国际航线乘客需求与载量将趋于平衡. 在2010年前, 中国将再另建111个机场,并适时拥有国家网络系统以缓解道路交通的压力. 第五着陆权准许经由选择的运输行进行运营,预计在2004年起将会有更多的开放政策. 物流境况--- 海运 现状 扩展所有的主要港口 如: 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天津,大连. 在建的新港口:如: 上海 由于港口设备,集装箱的供应以及运输行运能的管制导致拥堵和运能短缺. 新航队的稳步增加,中国主要的运营商缓速前行. 如: 中远集团, 中海集团. 由于繁复的海关制度,政府部门协调过于复杂化以及缺乏市场需求使得物流联运模式未能得到妥善管理. 物流境况 --- 海运 发展趋势 上海新港的落成及其它港口的扩张,将与2006年之前完工. 新的设备将缓解目前港口拥堵及由此而引起的船只抛锚问题. 超级巨型巴拿马货船将与2004年正式启航, 由此主要贸易将会大幅增加. (泛太平洋和泛印度洋) 中国运输行具有较少的市场份额,且有待服务的提高. 由于在内陆贸易区没有强烈的运输需求,到2010年,联合运输模式仍然不乐观. 沿海海运服务将有提高,但主要集中在滚装式集装箱船,且传统的像货柜船的操作成本与陆路的定价和效率相比,使得海运仍难以经营. 物流境况 --- 公路 现状 中国道路总长度约为220万公里. 货车运输大约占据了200万公里, 但维护费率却相当高. 超过54%的货车空载回程. 缺少可信赖且有规模的经营者,导致缺乏重要的货车运输网络. 价格竞争致使超载与较高的货物损失比率. 物流境况 --- 公路 发展趋势 横跨中国的高速公路网络超过60000公里. 预计2007年完工的高速公路网, 68%已在2003年完工. 新的投资者适时建造固定重型的车辆,要么是JV模式,要么是CKD模式. 如: 大众,奔驰. 政府正计划开设货运交互网络, 到2007年部分覆盖全国,到2012年全部覆盖. 拥有超过2000辆货车的大规模的运输行已经出现. 物流境况 --- 供应链(仓储及配送) 现状 高质量的仓库只有在沿海大城市才会出现. 而并未覆盖全国. 信息技术的支持, 仅有少数几家有限的国际公司提供.但没有延伸到 本地的服务商. 由于资产成本较低, 当地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