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1.下列地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
①地壳运动 ②岩浆活动 ③沉积作用 ④侵蚀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表现形式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2.下列地理现象中,是内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是( )
A.石灰岩溶洞 B.东非大裂谷
C.撒哈拉沙漠 D.长江三角洲解析:选B 石灰岩溶洞是流水侵蚀形成的,外力作用;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内力作用;撒哈拉沙漠是风力堆积形成的,外力作用;长江三角洲是流水堆积形成的,外力作用。B正确。
3.下列各组名称中,属于地质构造的是( )
A.褶皱、断层 B.地壳运动、地震
C.高山、峡谷 D.火山喷发、岩浆活动
解析:选A 地质构造包括褶皱、断层,A对。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岩浆活动是地质作用的内力作用,地震是地质灾害,B、D错。高山、峡谷是地貌类型,C错。
4.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解析:选B 读图判断甲处岩层沿断裂而有相对运动,为断层;乙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
5.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解析:选A 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是生物风化,A正确;暴雨形成的冲沟,是流水的侵蚀作用,B错;干旱区的风蚀城堡,是风力侵蚀,C错;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是流水的侵蚀作用,D错。
6.甲、乙两图分别为庐山三叠泉和台北野柳海边的“女王头”景观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景观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B.乙景观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而成
C.甲景观主要由向斜构造发育而成
D.乙景观主要由石灰岩溶蚀而成
解析:选A 庐山瀑布景观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台北野柳地质公园的“女王头”是由于海水侵蚀、风化作用形成的。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7~8题。
7.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 )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强烈的侵蚀作用 D.剧烈的火山活动
8.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解析:7.B 8.A 第7题,甲图为著名的华山景观,是地壳沿断裂面上升形成的。第8题,由图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经侵蚀而出露地表。
读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9~10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冲积扇地貌由风力搬运作用形成
B.冲积扇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甲处的地质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D.断层线右侧的岩层相对下降
10.近年来,图中河流下游泥沙淤积加剧,其原因可能是( )
A.疏浚河道 B.植被破坏
C.引水灌溉 D.退田还湖
解析:9.C 10.B 冲积扇地貌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从图中看,甲处岩层向上拱起,因此为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从图中看,断层线右侧的岩层呈上升状态。图中河流上游位于山区,下游泥沙淤积加剧,可能是上游山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所致。
一、选择题
下图为目前世界主要板块接触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太平洋里的两大群岛都是( )
A.火山岛 B.冲积岛
C.板块挤压形成的 D.内力作用形成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包含了六大板块
B.板块的交界处都是消亡边界
C.最深处位于大洋中脊附近
D.大洋板块刚好和大洋边界吻合
解析:1.D 2.A 第1题,夏威夷群岛是海底火山喷发堆积而成,日本群岛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隆起形成,两群岛都是内力作用形成的。第2题,图中有三处大洋中脊,为板块的生长边界,还有三处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共包含了六大板块。
古北岳恒山——神仙山(又称大茂山),雄驻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 869.8 m。山上布满长满神眼的奇异巨石,当地人称之为“天眼石”,偶见巨石中镶嵌黑白泥岩和大理岩,当地人称之为“黑白妖石”。下图是某地理课外小组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区域在沉积岩Ⅱ形成后先后发生了( )
A.地形褶皱、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火山喷发
B.火山喷发、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形褶皱
C.沉积作用、地形褶皱、火山喷发、外力侵蚀
D.地形褶皱、外力侵蚀、沉积作用、火山喷发
4.关于该地区地质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眼石”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B.“黑白妖石”是火山喷发时携带的原有谷底沉积物
C.“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