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知觉实验(幻灯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知觉实验 第一节 知觉实验中的变量 第二节 知觉现象的研究 第三节 深度知觉 第四节 知觉恒常性 第五节 运动知觉 知觉实验中的变量 自变量 刺激的时间间隔、空间间隔、持续时间等都可以作为自变量。 自变量 刺激的持续时间作为自变量,最常见于时间知觉的实验中,主试把声或光的刺激持续一定时间呈现给受试,要求受试用同一方法将这一持续时间复制出来。 自变量不仅可用单一的变量,也可用组合的变量,即由几个单一变量组合成一个变量作为自变量。 刺激的定性变化。 斯特拉顿曾设计一种变形眼镜,他用包括特制望远镜在内的透镜及反射镜系统将网膜象反转和变位,戴上这种眼睛所看到的世界是上下颠倒和左右反转的。斯特拉顿自己戴上这种眼睛进行了一周的实验以研究知觉的变化和适应问题。 因变量 在知觉实验中,最简单而又主要的反应形式是受试的言语描述。 如主试把各种各样的形状呈现给受试,要求受试在知觉后给出这一形状的名称。但是,客观上的形状是不计其数的,而只有一小部分具有特定的名称,如正方形、梯形、圆形和三角形等。所以形状越复杂,受试的言语描述越困难。 言语描述的局限性 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受试其言语描述的精度不高,而受过训练受试的言语描述又很难说是由实验刺激所控制而不是由训练本身所控制。 言语描述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各人的言语描述因过去经验、情感动机、身心状态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在具体的研究中往往要参考其他因素或把言语描述与其他反应变量结合起来。 注意避免知觉现象与记忆现象的混淆。例如有时受试的言语描述不是对知觉刺激的描述,而是对刺激记忆的描述。在实验中做到真正的区别常常是很困难的,这要求实验的良好设计和主试的经验,技术等,同时受试的一定训练也是需要的。 反应时也可作知觉实验的一个因变量。 如将一系列复杂程度不同、受掩蔽程度不同的图形呈现给受试,同时记录受试对图形辩认的正确率或错误量以及从刺激呈现到图形被辩认出的时间等。 在知觉实验中反应时作为一个测量指标通常与其他指标结合起来使用。 知觉实验中的因变量大都是从反应的准确性和速度等方面来考虑的。 确定了因变量之后,还需要对因变量进行必要的控制。 通过两个途径达到对因变量的控制。确定一定的指示语,选择适当的反应指标。 控制变量 不作为自变量的刺激的物理方面都需要控制,如刺激的持续时间、强度、照明、对比等。 受试的机体因素如情绪、动机、遗传、经验、年龄等也是知觉实验中的控制变量。 在距离知觉实验中为了消除作为距离知觉线索的双眼视差和双眼视轴辐合,可以令受试用单眼观察;为了消除眼睛的调节机能可使用人工瞳孔等等。 可以把实验安排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使用同一实验仪器,照明、室温、刺激物的形状、大小、复杂程度、呈现时间以及受试的机体因素等都保持恒定。 通过实验设计来排除某些无关变量对实验的影响。如有个实验,实验材料是两个社会禁忌词和两个中性词。主试将这些词分别呈现给受试,要求受试以言语报告出来。结果发现,社会禁忌词的呈现到受试报告之间的时间长于中性词的呈现到被试报告之间的时间。这种差别到底意味着对社会禁忌词的知觉时间长于对中性词的知觉时间呢还是由于被试受传统习惯和社会道德的影响而造成的反应滞后呢?光凭这一个实验很难得出结论。 可这样安排实验:刺激仍用原来的四个词,只是当出现禁忌词时受试报告中性词,出现中性词时受试报告禁忌词。这样,如果实验结果表明对出现禁忌词的反应时间仍长于对出现中性词的反应时间,那么就可以证实对社会禁忌词的知觉需较长的时间。结果受试报告社会禁忌词时需要的时间长,说明差别是由于反应系统而不是由于知觉系统造成的。 几何错觉 缪勒—莱耶错觉是最常见的几何错觉之一。图中两条线的物理长度是相等的,但是在知觉上它们不相等,由于两条直线上的两端箭头方向不同,箭头朝外的直线看起来比箭头朝内的直线长得多。 宽度错觉 迪尤尔曾对缪勒—莱耶错觉中所含的变量进行了研究。他用160名受试做实验,要求受试调整两条线段中的一条,使之看起来与另一条长度相等。他把线段两端箭头的张角和箭头长度作为变量,变异数分析表明箭头张合角度和箭头长度两者之间并无相互作用,这意味着两个变量对知觉的影响是各自独立的。 高度错觉 菲克和冯特等人都曾指出观察者对垂直线的长度比对水平线的长度往往作出过高估价。 月亮错觉 最典型的自然错觉是月亮错觉。月亮在水平线上时,比月亮到正顶上时看起来显得大些。 解释:对大小的判断依赖于一定的参照物。当月亮在水平线上时,月亮前面的地形给人以一种距离遥远的感觉,使人产生月亮较大的印象。这种大小与距离的关系是这样的:如果网膜象的大小保持恒定,空间距离的增加相应地产生知觉大小的增加。 对物体大小的判断依赖于对物体距离的知觉。当月到中天时,没有已知大小的物体来作为参照物,月亮的大小只能依赖于天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