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米比较优势与出口竞争力研究1104.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稻米比较优势与出口竞争力研究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朱允卫
内容提要 中国是世界稻米的生产大国。受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稻米出口总体
上一直呈回落走势。TC 指数计算结果表明,中国稻米总体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其竞争
力趋于下降,目前仅有微弱竞争优势。RCA指数计算结果也表明,中国稻米产业的国际竞争
力在持续减弱。质量升级指数计算结果则表明,中国稻米在日本、韩国市场上质量和附加值
有所提高,质量竞争力有一定提升,但在科特迪瓦、中国香港、俄罗斯市场的质量竞争力则
均有下降。
关键词 稻米;出口竞争力;TC指数;RCA指数;质量升级指数
一、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生产和消费大国。稻米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属
国家重点管理商品。在出口方面,中国稻米仍属于“限制出口货物”,是国家重点管理的 11
种出口商品之一,国家对此实施严格的出口计划,并纳入“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中国加
入 WTO 时,将大米、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列入国营贸易,指定由中粮集团和吉粮集
团两家公司经营,即只有中粮集团和吉粮集团具有稻米出口经营权。相比出口而言,中国稻
米进口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主要是品种调剂,进口来源国和品种主要是泰国香米。从出口
来看,1998 年中国稻米出口量达 374 万吨,这是历史上中国出口稻米最多的一年,占当年
世界稻米出口总量的 19%。但此后,中国稻米出口总体上一直呈回落走势,出口数量从 1998
年的 374 万吨下降到了 2001 年的 186 万吨,入世后出口数量虽然曾经反弹到 2003 年的 262
万吨。此后,受国家取消稻米出口补贴等因素影响,中国稻米出口又继续回落,2011 年出
口数量仅为51.5 万吨。另一方面,出口金额从 1998 年的 9.24 亿美元一度下降到了 2005 年
的 2.32 亿美元,而后受稻米出口市场和品种结构优化及粮价上涨等因素影响,出口金额有
所回升,2011 年出口金额恢复到了 4.27 亿美元(见表 1)。从进口来看,1998-2003 年中国
稻米进口数量基本保持在25 万吨左右。受2004 年上半年发生的国内粮食紧张价格高涨影响,
2004-2006 年中国稻米进口数量有大幅增加,其中 2004 年和 2006 年分别达到 76 万吨和 73
万吨,此后进口数量很快回落,2007-2010 年基本保持在 30-40 万吨,但 2011 年进口数量大
幅增加,达到了 57.8 万吨。总体上看,中国还是一个稻米净出口国,但有两个年份值得额
外关注:一是 2004 年,该年虽然出口量高于进口量,但出口额低于进口额,从贸易额来看
已属于稻米净进口;另一个是2011 年,该年虽然从贸易额看是净出口,但从数量上看进口
量已高于出口量。
1
表 1 中国稻米进出口情况
稻米出口 稻米进口
年份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万吨) (万美元) (万吨) (万美元)
1998 373.7 92403 24.4 12004
1999 270.8 65189 16.8 7815
2000 295.3 56105 23.9 11271
2001 185.9 32901 26.9 9885
200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