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维持无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持无脊灰 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 病例监测;;脊髓灰质炎 ;Source from TREMOLO;;传染病流行(经典的)三大环节
传染源
人是唯一的天然宿主。包括病人、亚临床感染者和健康带病毒者。潜伏期为3-35天,通常7-14天。
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为主。早期也可通过咽部排毒 经飞沫以及密切接触传播
人群易感性
人对本病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稳固的免疫力,感染后大部分人通过 隐性感染或亚临床型而获得免疫力。
麻痹型病例在儿童为1/1000,在成人中均为1/75。
(本次新疆和田发生了17例脊灰病例,那至少应该有17000名隐性感染者);;;;;1、卫生部规定应作为AFP病例进行报告的以下14类(种)疾病
(1) 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 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
(10)肌病(全身性重症肌无力、中毒性或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四)区、县级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收集辖区内AFP病例报告,按规定向上级疾控机构报告;开展AFP病例调查、标本采集、运送及病例随访工作;负责辖区内病例的主动监测工作;负责对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人员AFP监测的培训;对辖区内病例监测工作开展督导、检查,评价监测质量,并向上级疾控机构和本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监测工作情况。
(五)各级医疗机构
负责本医院AFP病例发现与报告工作;制定本单位监测报告程序和工作制度,在本单位开展病例的主动监测;在疾控机构指导下组织开展对预防保健科、儿科、神经内科、传染科、病案室等相关科室和人员的AFP监测培训;协助疾控机构进行AFP病例调查、标本采集并开展主动监测工作;??集、补充AFP病例的临床资料,提供给辖区疾控机构。
;实验室监测(病原学);;AFP病例标本的采集;采样特别注意事项;标本储存;;;问题:
1.采样瓶不规范;
2.标签不规范;
3.样本泄露;
4.样本量不足;
5.送检不规范;样本瓶袋;规范的采送样;●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
●间隔24-48小时采集双份标本;
●每份标本重量在5-8克;
●运送到实验室时带冰;AFP病例采便和提供病历的要求;;;谢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