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烧结技术.ppt

发布:2018-10-13约1.22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烧结技术 烧结定义: 为了提高压坯或粉体的强度,需要在适当的条件在热处理。就是把压坯或粉体加热到其基本组元熔点一下的温度(0.7~0.85Tk),并在此温度下保温,从而使粉末颗粒相互结合起来,改善其性能。GB3500-83D 定义为:粉末或压坯在低于主要组分熔点的温度下的加热处理,借助颗粒间的连接以提高强度。 烧结对粉末冶金材料和制品的性能起着决定性影响。用烧结的方法可以制得各种纯金属、合金、化合物以及复合材料。可以分为单相系、多相系烧结;固相、液相烧结。 烧结过程的热力学 热力学:表面能;晶格畸变能;空位缺陷 △A=△U-T△S △A 自发烧结能量 △U 为粉末过剩能量 T 绝对温度 △S 粉末状态与烧结状态的熵差 烧结基本过程 1开始阶段-烧结初期: 原始接触点、面转变成晶粒结合,即通过形核、长大等原子迁移过程形成烧结颈。 晶粒不发生变化,颗粒外形基本不变化 主要发生金属的回复、吸附的气体核水分挥发,成形剂排除 2 中间阶段-烧结颈长大阶段: 原子向粘结面的大量迁移,使烧结颈扩大,颗粒间距缩小,形成连续的孔隙网络。由于晶粒长大,晶界越过孔隙移动,被晶界扫过的地方,孔隙大量消失。 密度和强度的增加是主要特征。 开始出现再结晶 颗粒表面氧化物可能被完全还原。 3 段最终阶-闭孔隙球化和缩小阶段: 多数孔隙被完全分离,闭孔隙数量大为增加,孔隙趋于球形且不断缩小。 整个烧结体仍然可以缓慢收缩,依靠孔隙的消失和数量的减少来实现。 此阶段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但是无法消除少量的孔隙。 烧结原动力 烧结体内,各处蒸汽压之差是烧结过程中通过物质蒸发转移的原动力。 吉布斯-凯尔文方程 △P=P0 £ γ/KtR P0 平面饱和蒸汽压; R曲率半径 烧结中物质迁移 1 开始阶段烧结 粘性流动结构:弗兰克尔原理。 蒸发-凝聚机构:孔隙球化作用。 体积扩散机构。 表面扩散机构。 晶界扩散机构。 塑性流动机构。 2 中间烧结阶段 强化烧结 1活化烧结: 预氧化烧结;添加合金元素;在气氛或填料中加活化剂 2 电火花烧结:原理和设备 3 相稳定化 全致密化工艺 1 热压 2 热等静压 3 热挤(压) 4 热锻 5 喷雾沉积 6 大气压固结 7 最新工艺:温压,压力烧结 烧结气氛 1 还原性气氛:纯氢,分解氨, 2 可控碳气氛:碳氢化合物(甲烷、丙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焦炉煤气,石油气的组分。 3 真空气氛 4 烧结填料:均温,防止粘结、氧化,气氛冲刷,。主要有氧化铝、氧化镁、石墨和少量的活化剂等。 烧结炉 1 按工作形式:间歇式;连续式。 2 按气氛:气氛炉;真空炉。 3 按结构 :步进式;履带式;推舟式。 4 按工作温度:低温;中温;高温。 烧结炉的基本结构 1 炉体 2 加热系统:预热;烧结;冷却三个阶段 3 控温系统 4 进料与卸料系统 5 供气系统 6 辅助系统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