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济宁市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能力建设教程》考试题库.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专家调查法的常见种类( )B. 法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2.多元分析法又称( ) C. 多变量统计分析法
3.信息技术是指完成信息搜集、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应用等各种技术的总和,包括哪两方面( ) C. 生产和应用
4.信息分析的作用( ) A. 为科学决策服务、为研究服务、未开发服务、为市场开拓服务
5.( )是文化结构的重要内容,对文化结构的变动有直接的影响 C. 文化教育水平
6.信息分析的特点是( ) B. 针对性、交流性、科学性、近似性、局限性
7.信息产业的重要特征是( ) B. 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
8.常用的信息展示方法主要有( ) A. 文字报道、口头报道、直观传播报道、网络发布
9.从技术手段和技术坏境而言商业信息化包含了( )A. 电子化 自动化 网络化 智能化
10.信息分析的本质( ) D. 满足用户的信息要求
11.教育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系统留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C. 教学手段
12.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归纳起来不外乎为( )C. 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13.网络及其安全技术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技术 电子政务网络一般由( )三部分组成A.内网 专网 外网
14.逻辑的思维法包括( )A. 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推理法
15.目前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 )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C. 城域网
16.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 )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A. 教育信息化
17.信息收集是信息分析的:( )A. 基础
18.管理大师鲁克说过:( )这句话强调评价了对管理的重要性。C. 无法度量就无法管理
19.信息组织是一种普遍的( )是一切事物有条不紊运行的前提 C. 社会活动
20.信息社会指标分为( )大类 C. 3
21.衡量检索系统检索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 ) A. 查全率和查准率
22.信息化指数是反映( )的总指标D. 社会经济信息化
23.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模式的是( )B. 集体型
24.应设立( )部门产值,第二信息部门等指标A. 第一信息
25.并行爬行面临的问题有( )D. 增加网络负担
26.( )什么分析法是对具有复杂联系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C. 投入产出
27.以下不是并行爬行的优势的是( ) D. 增加网络负担
28.信息化建设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工作方式 社会信息结构( )等各个方法 D. 信息人才
29.不是信息检索类型新分类的是( )A. 文献检索
30.信息产业分为( )部门C. 3个
31.信息经济核算法是由( )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的。C. 美国
32.信息检索的主要形式是( )A. 文献检索
33.在信息化指法中“通信主体水平”用字母( )表示B. P
34.常见的语用信息组织方法有( ) D. 概率组织法
35.信息化能力建设包括( )两个方面的内容B. 硬件和软件
36.常见的语义信息组织方法有( )B. 逻辑组织法
37.市场恒古不变的主题是( )A. 降低成本
38.常见的语法信息组织方法有( )A. 字序组织法
39.资源配置手段最主要的是( )B. 市场
40.下列不是影响系统维护的主要因素的是( )A. 可发展性
41.信息资源供需变化的指示器是( )D. 价格
42.系统分析报告不包括的是( )A. 系统决策分析
43.完全竞争的市场具备的特点( )A. 自由的市场、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同品质的商品、自由流动的资源、充分的信息
44.系统分析工作中重要的基础工作是( ) A. 需求调查
45.以下不是信息资源配置模式的是( ) D. 信息资源的科学技术配置
46.( )在改进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A. 资源配置
47.不是信息系统开发阶段的是( ) D. 系统计划
48.以下不是时间成本包括的内容的是( )B. 用户的购买成本
49.以下不是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的是( ) A. 运行
50.( )是指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运作过程中对其他组织或个人产生附带的成本或收益A. 外部效应
51.以下( )是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的基础部分。B. 组织制度
52.以下不是政府干预的表现形式的是( ) D. 基于内部效应的政府干预
53.以启发式教育方式将人类专家的知识呈现出来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D. 专家系统
54.在竞争环境分析中,( )是一种重要信息分析能力。 A. 环境扫描
55.信息系统的早期表现形式( )A. 数据处理系统
56.( )的关键是用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