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復习题及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6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一、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0.06mm,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定小
于0.06mm。(×)
(2)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0.05mm.。(√)
(3)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面的端面圆跳动
一定合格。(×)
(4)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0.03mm,该键槽实际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02mm,它是符合要求的。 (×)
(5)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6)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7)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8)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9)最大实体状态就是尺寸最大时的状态。(×)
(10)某一尺寸后标注表示其遵守包容要求。(√)
二、填空题
(1)位置公差可分为: 同轴度 、 对称度 和 位置度 三类。
(2)跳动公差分为: 圆跳动 公差和 全跳动 公差两种。
(3)方向公差分为: 平行度 、 垂直度 和 倾斜度 三类。
(4)某孔的直径为,其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的给定值为,则该孔的最大实体尺寸为 Φ50mm ,最大实体实效尺寸为 Φ49.99 ,允许的最大直线度公差为 Φ0.04mm 。
(5)体外作用尺寸是工件 实际 尺寸和 几何误差 综合的结果,孔的体外作用尺寸总是 小于 (大于、等于或小于)孔的实际尺寸,轴的体外尺寸总是 大于 (大于、等于或小于)轴的实际尺寸。
(6)独立原则是指图样上给出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 几何公差 各自独立,彼此无关,分别满足要求的公差原则。这时尺寸公差只控制 实际要素 的变动范围,不控制 几何误差 。
(7)孔或轴采用包容要求时,应遵守 最大实体 边界;最大实体要求应用于被测要素时,被测要素应遵守 最大实体实效 边界。
(8)端面全跳动公差带控制端面对基准轴线的 垂直度 误差,同时它也控制了端面的 平面度 误差。
(9)由于 径向全跳动误差 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 径向全跳动误差 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10)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 相同 ,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固定的 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 浮动的 。
(11)被测要素可分为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单一 要素只能给出形状公差要求; 关联 要素可以给出位置公差要求。
三、单选题
(1)几何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 D )。
A.形位公差特征项目 B.形位公差标注形式
C.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 D.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标注形式
(2)在图样上标注几何公差要求,当形位公差前面加注Φ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 B )。
A.两同心圆 B.圆形或圆柱形 C.两同轴线圆柱面 D.圆形、圆柱形或球形
(3)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 C )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A.同轴度 B.圆度 C.圆柱度 D.位置度
(4)某实际被测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最近点距离为0.04mm,最远点距离为0.08mm,则该实际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为( D )。
A.0.04mm B.0.08mm C.0.012mm D.0.16mm
(5)轴的直径为,其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的给定值为mm,则直线度公差的最大值可为( D )。
A.mm B.mm C.mm D.mm
(6)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C )。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C.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 D.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
(7)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和几何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 C )。
A.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