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气硬件安装接线标准剖析.docx

发布:2017-05-08约9.41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气盘柜及安装接线标准 目 录 1.概 要...........................1.1 2.电气硬件标准-盘柜及接线标准.....2.1 3.电气硬件标准-现场安装接线标准...3.1 4.电气硬件标准-设备标识标准.......4.1 5.电气硬件标准-检验要求...........5.1 6.电气硬件标准-工序移交单.........6.1 1.概要 1.1 目的 1.1.1 本电气硬件盘柜、安装、接线企业标准是对电气项目经验的总结; 1.1.2 提供一个规范以辅助电气硬件盘柜、安装、接线工作; 1.1.3 对新员工进行培训的一个依据。 1.2 范围 1.2.1 本电气硬件盘柜、安装、接线标准适用于大部分现场电气施工的要求; 1.2.2 本电气硬件盘柜、安装、接线标准主要适用于电气硬件设计人员、现场调试人员, 适用于项目的所有阶段。 1.3 参考文献 本电气硬件盘柜、安装、接线标准符合中国国家标准 主要参考文献如下: GB/T 2009.18-2008《电工术语.低压电气》 GB/T 4026-1992《电气设备接线端子和特定导线端的识别及应用字母数字系统》 GB 7251.1-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ISO 14121《机械安全-风险评估原理》 IEC 60204-1《机械安全-机器的电气部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 GB 50054-19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J 232-8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1-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58-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1KV 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2. 盘柜及接线标准 2.1 盘柜操作规范 2.1.1 柜体开孔需要确保外观的美观及整齐性; 2.1.2 元器件分布规划尺寸与安装板实际尺寸要一致; 2.1.3 元器件型号选用与图纸设计要一致; 2.1.4 严格按照图纸中元器件布局图来施工施工中元器件布局规划应留足够空间接线﹐且安装方向及位置合理,所有元器件底板固定时需要在安装板上攻丝后与安装板固定,大元器件在安装板反侧焊接螺母进行固定;一般要求低压元器件的上下端与线槽的间距40mm 左右,端子元器件上下端与线槽的间距为30mm; 2.1.5 盘柜接线时需要严格按照图纸执行,盘柜接线完成后??检查是否有错接线和漏接线﹐确保无误后方可盖线槽盖; 2.1.6 柜内动力线与信号线需分开走线,要求动力电缆从左侧线槽进出线,信号电缆、网络电缆从右侧进出线; 2.1.7 盘柜接线完成后再次使用气枪对柜体内部做好清洁工作,完成后将线槽统一盖好; 2.1.8 需要对柜体外门表面进行保洁,完成后移交相关电气检验人员进行检查; 2.1.9 接触器等使用U 型线鼻子,螺钉压接的端子使用U 型或针型线鼻子,ST 16 及以下弹簧回拉式端子直接裸接,ST 16 以上弹簧回拉式端子使用针型线鼻子;连接时线鼻子的型号与导线线径一致,长短与被接物接线端相匹配,同时与号码管的大小匹配,防止号码管脱落; 2.1.10 提供一份纸质图纸放置于柜内文件袋内; 2.2.2 盘柜接线的颜色标准: 主 电 路控 制 电 路地 线输入/输出信号交流:L1 相:黄色 L2 相:绿色 L3 相:红色 中线:蓝色交流控制:火线:红色 零线:蓝色 直流控制:24V:棕色 0V:深蓝色黄绿色蓝色2.2.3 电缆使用标准: a. 电线和电缆应符合国标,必须满足设备和电气元件正常稳定运转; b. 动力线路不小于1.5 平方毫米; c. 220V 控制线不小于1.0 平方毫米; d. 24V 控制线不小于1.0 平方毫米; e. 信号线不小于0.75 平方毫米; 2.2.4 同一个项目、相同意义的电缆不能有明显色差,RV 电缆为0.75/1/1.5/2.5mm,方软铜丝材质,每根电缆不得少于15/20/21/40 根软铜丝; 2.2.5 所有电缆从起点到终点必须无断头; 2.2.6 所有电缆离开控制柜必须先连至端子;当采用重载接插件时,可以直接从设备或者IO 点连接至重载接插件,重载接插件要求走线美观,根据需求确认安装与柜内或者柜体侧面; 2.2.7 所有备用的IO 点应当连接至设备的端子上,连接线应当标出连线IO 点编号; 对于在柜体、盒体内部的信号可以直接连至IO 模块; 2.3号码管及线鼻子要求 2.3.1 号码管须使用白色PV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