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河南省灵宝市中医院 河南灵宝 4725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来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160例,将其分为2型糖尿病组(80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8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及其排泄率进行测定,测定两组患者的生化项目,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的FPG、2hPG、TC、LDL-C水平均比较高,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lt;0.05);HDL-C水平明显低于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lt;0.05)。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高,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lt;0.05),同时其阳性率也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lt;0.05)。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的阳性患者67.4%合并冠心病,隐性患者34.2%合并冠心病,两者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患者具有较为严重的代谢紊乱和较高水平的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高的患者更易并发冠心病。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 A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冠心病;相关性
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并发病是心血管并发症,也是造成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约有75%-80%T2DM患者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微量白蛋白(mAlb)主要指的是尿中白蛋白的排泄量显著高于正常水平,但利用常规生化检查方法却不能检出的一种现象。糖尿病(DM)患者肾损伤的首要标志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1],早期检查出病症,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来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160例,将其分为2型糖尿病组(80例)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CHD)组(8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及其排泄率进行测定,测定两组患者的生化项目,并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为T2DM合并CHD患者预防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来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160例,经过相关检查确诊,符合本研究选取要求。正常对照(NC)组60例患者中经过检查后确定其健康,其中男性患者有38例,女性患者有22例,年龄为43-72岁,平均年龄为(56.3plusmn;7.1)岁,排除患有DM、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较为严重肝肾疾病的患者。2型糖尿病(T2DM)组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5例,女性患者有35例,年龄为42-71岁,平均年龄为(57.3plusmn;7.2)岁,病程为2.2-14.2年,平均病程为8.1年,排除患有DM、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较为严重肝肾疾病的患者。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组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43例,女性患者有37例,年龄为40-71岁,平均年龄为(56.6plusmn;7.1)岁,病程为2.4-14.5年,平均病程为9.1年。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指标
检测身高、体重、血压,并计算体重指数(BMI).
1.2.2标本采集
对研究对象禁食12h后,于早晨时抽取其肘静脉血5ml,检测空腹血糖(FP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留取24h尿和晨起时清洁中段尿5ml。用餐2h后再抽取肘静脉血2ml,用于检测餐后2h的血糖(2h PG)[2]。
1.2.3检测方法
利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尿mAlb及其排泄率进行检测,如果尿mAlb排泄率(UAER)ge;20mu;g/min或者尿mAlbgt;22.5mg/L则可以判定为阳性;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FPG、2h PG、TC、TG、LDL-C、HDL-C进行检测,所用试剂盒由深圳迈瑞生物医疗提供[3]。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研究对象一般条件差异比较
T2DM组患者的BMI、SBP、DBP水平较高,明显高于NC组(Plt;0.05),T2DM+CHD组患者的BMI、SBP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NC组(Plt;0.05)。T2DM+CHD组患者的病程明显高于T2DM组患者(Plt;0.05)。
2.2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