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通用)专题23词语运用题(讲义)(学生版+解析).docx
PAGE/NUMPAGES
专题23词语运用题
目录TOC\o1-3\h\u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2
核心精讲·题型突破 3
真题研析 3
★原题重现 3
★题型特点 4
★解题图谱 4
题型分类 5
★类型一:成语运用 5
★类型二:词语辨析 6
命题预测 8
★高频考法 8
★未来趋势 8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信息推断题
题量与分值
题量:2022年到2024年,全国卷、新高考卷(新课标卷)均有词语运用题出现。
分值:3分。
本题属于“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考点,考查考生凭借语感和已有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辨别同一个词的不同用法的能力。
题型与题干
题型:填空题或选择题
题干:根据语境填入恰当的成语/下列句子中的“XX”和文中画横线处的“XX”,用法相同或者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原题重现
(一)(2024年新高考I卷)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①如果睡眠不足和睡眠过度都会加重人的疲惫感,②引发多种疾病,③所以,④通过睡眠如何快速让自己精力充沛,⑤才是问题的关键。
睡眠时长是保证身体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至于每天要睡多久才能保证身体健康,相信喜爱健康科普节目的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了。实际上,我们所需的睡眠时长是A的,有人不睡够9个小时难以清醒,有人睡上4个小时就能活力满满;有人睡了很长时间仍然精神萎靡,有人只要打个盹儿就能B。因此,能够保证自己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睡眠时长,就是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时长。
睡眠不足会导致疲劳无法缓解而残留下来,长此以往,疲劳会像负债一样逐渐累积并且利上滚利,掏空你的“家底”,进而引发多种疾病。(甲)也很简单:在节假日睡到自然醒,记下你的睡眠时长,然后减去工作日的睡眠时长,如果多出2个小时以上,即说明你正处于“睡眠负债”的状态,需要及时补充调整。但另一方面,一次性补充过多的睡眠,又会扰乱人体生物钟,使你的睡眠质量大打折扣,同时引发新的疲劳。所以对于“睡眠负债”,要采取“分期偿还”的方式求得解决。其实,(乙)。如果质量不佳,睡眠时间再长也难以恢复疲劳。而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在固定时间起床,以调整身体节律;在睡眠前洗热水澡,以尽量放松身心。只有睡得够,睡得好,坚持不懈,才能从“感觉身心疲惫”成功转化成“感觉棒极了”。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二)(2024年新高考I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身体紧张感、改善血液循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运动更是让我们心情愉悦、大脑强健的“灵丹妙药”。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
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①,但心情很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而运动后的大脑,还会分泌一种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有助于强健大脑。因此,运动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还会让你头脑更清晰,更有活力。当然,不是每个人②,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也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
22.下列句子中的“相信”与文中加点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身处困境他却并不消沉,相信自己能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B.我满心欢喜地迎接他回来,相信现在的他一定和从前不同。
C.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相信每一位游客都会激动不已。
D.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
★题型特点
词语运用题包括成语运用和词语辨析,成语运用是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判断辨析并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词语辨析是考查学生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题型特点见下表:
词语运用题
命题特点
词语运用题的“前提”在文本之中,答案则在文本之外。
设问方式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下列句子中的“XX”与文中加点的“XX”,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选项特点
选项语句中通常包含相近的干扰项和明显错误的选项。
设错陷阱
以词语所属句子为依据进行推理而得出的意义,设置错误点,主要包括相近干扰项和错误干扰项等。
★解题图谱
词语运用题包括成语填空和词语辨析两类题目,其解题方略有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