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行程问题教学设计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身边的行程问题》教学设计方案
一、概述
课名是《身边的行程问题》,是小学五年级的一堂数学课。
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
《身边的行程问题》是在学习了“速度、时间、路程间的数量关系”、“24时记时法”、 “小数乘、除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活动课,训练学生对大量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身边的行程问题》这节数学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通过上网收集有用信息,并且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将收集到的信息加工整理后应用于现实生活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
(1)从具体事例中找出速度、时间、路程这三个数据。
(2)会计算起始时间到终止时间之间的经过时间。
(3)明确已知这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可以求出另一个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可以将这些公式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计算。
(4)会将网上查到的速度、时间或路程数据转换成统一的数量单位。
2.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根据需要到网上查询信息,并会加工、评价、分析信息,利用信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共同分析、讨论所收集的信息,掌握利用信息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
(3)能够将课上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通过学校留言板发布自己的解决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验将学到的数学知识、方法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
价值。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作出的。
· 学生是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五年级三班的学生。
· 学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 学生已经学习了速度、时间、路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熟悉数量单位的转换以及已知其中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的计算方法。
· 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口头汇报的能力较强。
· 所有学生都能运用网络查寻收集学习、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料,并能在留言板上发布消
息。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主要采用抛锚式教学策略(问题解决式教学策略),利用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Excel工具,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巩固认识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并通过课后的作业使学生再次将知识进行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五、教学资源
硬件环境:
· 连上互联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投影设备。
资源:
·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
· 多媒体课件(见课件文件夹)。
· 网上讨论区。
· 电子表格软件及数据调查表。
· 交通网。
起止地点交通
工具查找到的数据计算过程及结果
?速? 度时? 间路?? 程??????????????????????????????????????
·网址:深圳交通网 HYPERLINK /traffic/index.html 。
六、教学过程
图 《身边的行程问题》教学流程图
七、教学评价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结果随时给出评价反馈,课后教师会经常对学生在讨论区上发表的知识运用情况做出评价,给出建议。
课结束时,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还会在网上发表对学生的课件学习和网上讨论情况的总结。
本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信息查找:利用网络查找用于解决交通费用问题的信息。
(2)计算:利用Excel工具计算已知两个量求第三个量的问题,计算单位准确无误。
(3)结果分析及决策: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对采用哪一种交通方式作出恰当的决
策。
(4)知识应用:课后应用本课知识和方法,选择寒假出游或回老家的交通方式。
表1 学生学习评价量表
评价项?所占分数百分比(%)?
个人评价
(学生个人完成)能利用交通网查交通工具的相关数据5能对查到的数据进行单位转换5会正确计算结果5小组内的表现5小组评价
(所在小组其他成员完成)组内表现30?
教师评价
(由教师完成)小组作品(见学生作品评价表)25小组汇报10组内???务5课后个人作业10?
表2 学生作品评价量表
评价项所占分数百分比(%)查到所有可行的交通工具及相关数据30单位转换正确15计算结果正确15数据表达规范(单位准确)10方案合理性(理由充分)30
??
显示全部